单词乎
首页 - 汉语词典 - 不愧屋漏

不愧屋漏

拼音bù kuì wū lòu

词典解释

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屋漏。” 毛 传:“西北隅谓之屋漏。” 郑玄 笺:“屋,小帐也;漏,隐也。”原谓独处于室时,亦慎守善德,使无愧于心。后转谓心地光明,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、做坏事。 宋 陈亮 《与应仲实书》:“古之贤者,其自危如此,此所以不愧屋漏而心广体胖也。” 清 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》:“终始精白一心不愧屋漏为立身根柢。”

愧:惭愧;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,但无愧畏之心。后比喻即使暗中也不做坏事,不起坏念头

不愧屋漏出处

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

使用例句

知化则善述其事,穷神则善继其志,不愧屋漏不无忝,存心养性匪懈

不愧屋漏是成语

国语词典

不愧屋漏 (bù kuì wū lòu)
  1. 屋漏,原指天窗古代通於宮室中的陰暗處開設天窗,使日光射入屋內,故稱為「屋漏」。比喻隱蔽無人之處。不愧屋漏語本詩經.大雅.抑:「相在爾室,尚不愧于屋漏,無曰不顯,莫予云覯。」比喻處世光明正大,即使在無人之處,亦持心端正,無愧於神明。宋史.卷四二七.道學傳一.張載傳:「知化則善述其事,窮神則善繼其志,不愧屋漏為無忝,存心養性為匪懈。」

    近义词: 不欺暗室

    反义词: 暗室可欺

0
纠错
猜你喜欢
饤坐男璜渚隆冬花辰月夕例银插条彤管椒料荐绅
应用推荐
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