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汉语词典 - 刻石

刻石

拼音kè shí

词典解释

(1).在石上雕刻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 始皇 东行郡县,上 邹嶧山 。立石,与 鲁 诸儒生议,刻石颂 秦 德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蜀路石妇》诗:“后人高其节,刻石像妇形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说刻石》:“古者刻石之事有九。” 李季菊花石》二:“ 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。”

(2).即石刻。指刻有文字图画碑碣石壁等。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、图画等。《南史·范云传》:“ 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,此文三句一韵,人多作两句读之,并不得韵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坡谷前身》:“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,所説不一。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: 山谷 自有刻石,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。” 叶圣陶 《记金华的两个岩洞》:“ 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‘ 唐 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,我所到的,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’。”

国语词典

刻石 (kè shí)
  1. 將文字或圖案刻在碑碣、崖壁上。

    • 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:「刻石頌秦德,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。」
    • 後漢書.卷八.孝靈帝紀:「詔諸儒正五經文字,刻石立于太學門外。」
  2. 刻有文字、圖象的碑碣。

    • 南史.卷五十七.范雲傳:「雲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,此文三句一韻,人多作兩句讀之,並不得韻。」
0
纠错
猜你喜欢
荠苨南流景远絶修问秃儿砻刻诊籍尘涓制举
应用推荐
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