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汉语词典 - 蓝翎

蓝翎

拼音lán líng

词典解释

清 代礼冠上的饰物。插在冠后,用鹖尾制成,蓝色,故称。初用以赏赐官阶低的功臣,后很滥,并可出钱捐得。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花翎蓝翎定制:“凡领侍卫府员、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、鑾仪卫 满 员五品以上者,皆冠戴孔雀花翎,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蓝翎,以为辨别。”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各种捐班:“ 清 朝的中叶,要做官可以捐,叫做‘捐班’的便是一伙地主少爷吃得油头光脸,忽而忙了几天,头上就有一粒水晶顶有时还加上一枝蓝翎。”

国语词典

藍翎 (lán líng)
  1. 清代禮帽上的一種飾物。插在帽後,用鶡羽製成,因其色藍,故稱為「藍翎」。初由皇帝賜給官階較低而有功勛的臣子,後賞賜浮濫,漸可由納貲而得。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冤延尾末载记婴孩宴适北叟背群狂言瞽说烹炮
应用推荐
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