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汉语词典 - 鸣鼓而攻

鸣鼓而攻

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

词典解释

谓宣布罪状而加以声讨。语出论语·先进:“ 季氏 富於 周公 ,而 求 也为之聚敛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·构衅:“先生须索鸣鼓而攻,免使得罪圣门名教。”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:“他们竟自闭门不出还道不是安分之徒,竟大家‘鸣鼓而攻’起来。” 郭沫若 沸羹集·新文艺使命:“作家以他的文笔活动动员大众努力实际工作,而竟目之为‘从政’,不惜鸣鼓而攻,这倒不仅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!”亦省作“ 鸣攻 ”。 唐 杜牧 《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四韵:“仗义无敌,鸣攻故有辞。”

比喻宣布罪状,加以遣责或讨伐

鸣鼓而攻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
使用例句

不惜鸣鼓而攻,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,简直是一种诬蔑!
★郭沫若《沸羹集·新文艺的使命》

鸣鼓而攻是成语

国语词典

鳴鼓而攻 (míng gǔ ér gōng)
  1. 群起聲討。

    • 論語.先進:「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。子曰:『非吾徒也。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。』」
    • 女英雄傳.第三十九回:「如今見我這等回來,他們竟自閉門不納,還道我不是安份之徒,竟大家鳴鼓而攻起來。」
0
纠错
猜你喜欢
颐摄扳本缘房嗑喳臼头深目对簿饵兵球锽齐儿
应用推荐
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