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汉语词典 - 疏疏

疏疏

拼音shū shū

词典解释

亦作“疎疏”。1.犹楚楚服装鲜明整齐貌。韩诗外传卷三:“ 子路 盛服以见 孔子 。 孔子 曰:‘ 由 疏疏者何也?’” 许维遹 集释:“‘疏疏’,读为‘楚楚’。《诗·曹风·蜉蝣篇‘衣裳楚楚’; 毛 传:‘楚楚,鲜明貌。’”

(2).稀疏貌。 唐 贾岛 《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》诗:“夕阳庭际眺,槐雨滴疏疏。” 宋 张道洽 《咏梅》:“疏疏篱落娟娟月,寂寂轩窗淡淡风。” 明 张煌言 夏日鼓浪屿饮程璵嘉将军署中》诗:“入林偏爱晚凉生,灌木疏疏坠月明。” 朱自清 《温州的踪迹:“他到底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?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?”

(3).朦胧貌。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:“晚风庭落梅初,淡云来往月疎疎。”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:“霎时间车尘隐隐马足腾腾,旂影儿疎疎,依旧清秋远树,旷野平芜。” 刘大白 记得诗:“淡淡的月痕,疏疏的花影。”

国语词典

疏疏 (shū shū)
  1. 盛裝的樣子。

    • 韓詩外傳.卷三:「子路盛服以見孔子,孔子曰:『由疏疏者何也,……子路趨出,改服而入。』」
  2. 稀疏。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字纸朗目至戚説古道今窃玉偷花有于九苞蠛蠓叶鞘
应用推荐
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