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谓《春秋》笔法严谨,一字即寓褒贬之意。 晋 杜预 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《春秋》虽以一字为褒贬,然皆须数字以成言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褒则书字,贬则称名。” 晋 范宁 《春秋穀梁传序》:“一字之褒,宠踰华衮之赠;片言之贬,辱过市朝之挞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徵圣》:“故《春秋》以一字为褒贬。”后亦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有分寸。 唐 柳宗元 《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》:“又不得效薄技于前,以希一字之褒贬。” 唐 方干 《酬孙发》诗:“从来一字为褒贬,二十八言犹太多。”
一字褒贬是成语。
語本晉.杜預.春秋左氏傳序:「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,然皆須數句以成言。」後用以比喻為文記事論人,用字措辭非常嚴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