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汉语词典 - 张本

张本

拼音zhāng běn

词典解释

(1).作为伏笔预先说在前面的话;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“ 曲沃 庄伯 以 郑 人、 邢 人伐 翼 ,王使 尹氏 、 武氏 助之。 翼侯 奔 随 ” 晋 杜预 注:“ 晋 内相攻伐……传具其事,为后 晋 事张本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浮词》:“盖古之记事也,或先经张本,或后传终言,分布虽疎,错综逾密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议论》:“ 宣和 四年, 金 人攻大 辽 ,遣 王纬 来乞师宰相将明 主其议,以 童贯 为宣抚使, 蔡居安 副之。 蔡元长 作诗送其行,有曰:‘百年信誓坚守六月行师合早归。’ 元长 之为是诗也,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。” 明 冯梦龙智囊补·上智·高拱》:“人臣务为欺蔽者,地方有事,匿不以闻,乃生事倖功者,又以小为大,以虚为实,始则甚言之,以为邀功张本,终则激成之,以实己之前説。” 廖仲恺 《农民运动所当注意要点》:“故古来诸子百家关于政治问题著作,多注重农业,以为改造政治之张本。”

(2).起源于;开始。 宋 李心传 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·财赋一·东南折帛钱》:“东南折帛钱者,张本于 建炎 ,而加重绍兴 。” 邹韬奋事业管理职业修养》十三:“如果存着对人的成见只要我所愿意任何人提出的意见,我都要反对,这便是闹意见的张本,完全失去会议的意义。” 吕澂 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·毗昙的文献源流》:“这有些中土春秋》经之有三传并行,遂为后来各种毗昙著作的张本。”

(3).原由依据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 喇虎 道:‘你每不知事体,这出银殯殮,正好告状张本。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?’”《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:“只这番赞叹,把姑娘宛转拒婚的心思益发作成了他老夫妻求亲张本。” 郭沫若暗无天日世界》:“我说:‘不必一定要有红的字眼算是血,不必一定要有三水旁一个戾字才算是泪。假使这两句话便可以作为反对血和泪的文学的张本时,我倒还要请 王理学士 以“理学”的头脑分析一下。’”

国语词典

張本 (zhāng běn)
  1. 為了事情的發展而於預先所做的安排。

  2. 為作伏筆而預先說的話或寫的文章

    • 宋.吳曾.能改齋漫錄.卷十.議論:「元長之為是詩也,蓋欲為他日敗事張本耳。」
  3. 根據、理由

    • 二刻拍案驚奇.卷三十一:「你每不知事體,這出銀殯殮,正好做告狀張本。這樣富家,一條人命,好歹也起發他幾百兩生意,如何便是這樣住了?」
0
纠错
猜你喜欢
改毁翟蔽套服稿鞂酒神文螭鼗鼙头把儿金断
应用推荐
诗词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