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侧古大柳,谁种临长江。
中自出蠹蝎,百岁成枯腔。
忽值涨流没,槎牙缀旌幢。
腹肤藏蛟龙,半夜雷砰{绛纟换音}。
飞霆痕尚白,如斩马陵庞。
倏尔巨电至,万弩声裂缸。
又为狂风摧,所残惟朽桩。
卧干越大鼎,绝膑不可扛。
就爇以照渔,骇鳞一何厖。
始知网罟细,未足禁突撞。
隆准以脱去,城下徒焚降。
我从洲上泊,昏晓睨船窗。
始终睹变毁,欲赋挑残釭。
吾交评韩诗,险韵古莫双。
安得共咏此,但嗟各他邦。
(1). 春秋 时的 吴国 和 越国 。 干 ,亦作 邗 ,本国名,后为 吴 所灭,故用以称 吴 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夫有 干 越 之剑者,柙而藏之,不敢用也,寳之至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 司马 云:‘干, 吴 也。 吴 越 出善剑也。’……案: 吴 有谿名 干 谿 , 越 有谿名 若耶 ,并出善铁,铸为名剑也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 干 越 夷 貉 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” 杨倞 注:“ 干 越 犹言 吴 越 也。”后亦用以指剑。 唐 李德裕 《智囊赋》:“韜随和而不耀,匣干越而寳藏。”
(2).亭名。在 江西省 余江县 东南。 唐 刘长卿 《送李侍御贬鄱阳》诗:“ 干越 知何处,云山只向东。” 唐 施肩吾 《宿干越亭》诗:“ 琵琶洲 上行人絶, 干越亭 中客思多。”
梅尧臣名句,古柳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