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明坐曹黄昏归,终岁得闲惟有夜。
已邀明月出墙东,更遣清风扫庭下。
城上青鬟四山合,门前白练长江泻。
谁家高会吹参差,邻妇悲歌舂罢亚。
二年忧患今已过,一夜清光天所借。
西京诗句出苏李,南国风流数王谢。
已随孤棹去中原,肯顾新科求上舍。
读书本自比嵇锻,学剑要须问曹蔗。
清觞滟滟君莫违,佳句骎骎予已怕。
狂夫猖狂终累人,不返行遭亲党骂。
十年秋月照相思,相从只有彭门夜。
露侵笳鼓思城阙,寒迫鱼龙舞潭下。
厌厌夜饮欢自足,落落襟怀向人泻。
秋深河来巨野溢,水乾楼起滕王亚。
北海孔公虽好客,河内寇君那得借。
是非朝野忽纷纭,得丧芳菲一开谢。
明月多情还入门,流水何知空绕舍。
晨餐江市富鳣鲂,夜宿山村足梨蔗。
坐隅鹏鸟不须问,墙外蝮蛇犹足怕。
娄公见唾行自干,冯老尚多谁定骂。
古都名。(1) 西汉 都 长安 , 东汉 改都 洛阳 ,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, 长安 为 西京 。(2)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,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。(3) 唐 显庆 二年,以 洛阳 为 东都 ,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,一称 西京 , 天宝 元年,定称 西京 , 至德 二载,改称 中京 。(4)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,还都 长安 ,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,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,建号 西京 , 上元 元年,废京号。(5) 南诏王 寻阁劝 时,以 太和 (指 羊苴咩城 )为 西京 ,至 世隆 称帝,改称 中都 。(6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,以 魏州 为 东京 兴唐府 ,以即位前的 晋王 旧都 太原府 为 西京 ,十一月复 唐 旧制改 西京 为 北京 。(7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复 唐 旧制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,至 晋 天福 三年罢京。(8) 五代 后晋 天福 三年自东都 河南府 迁都 汴州 ,以 汴州 为 东京 开封府 ,改东都 河南府 为 西京 , 汉 周 及 北宋 沿袭不改。(9) 辽 重熙 十三年,升 云州 为 大同府 ,建号 西京 ,沿至 金 代不改。(10)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长安 ,称 西京 。(11) 明 张献忠 以 蜀 王府为宫, 成都 曰 西京 。
诗的句子。亦泛指诗。 唐 韩愈 《和侯协律咏笋》:“ 侯生 来慰我,诗句读惊魂。” 元 萨都剌 《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》诗:“百年诗句里, 三国 酒杯间。” 郭小川 《把家乡建成天堂》诗:“我的诗句是战鼓。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。”
(1). 汉 苏武 与 李陵 的并称。 唐 韩愈 《荐士》诗:“五言出 汉 时, 苏 李 首更号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中·宋之问》:“语曰‘ 苏 李 居前, 沉 宋 比肩’,谓 苏武 、 李陵 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何省斋太史诗序》:“ 苏 李 属和之篇, 鲍 谢 酣吟之响。”
(2). 唐 苏味道 、 李峤 及 苏颋 、 李乂 的并称。《新唐书·苏味道传》:“ 苏味道 , 赵州 欒城 人。九岁能属辞,与里人 李嶠 俱以文翰显,时号 苏 李 。”《新唐书·苏颋传》:“时 李乂 对掌书命,帝曰:‘前世 李嶠 、 苏味道 文擅当时,号 苏 李 ;今朕得 頲 及 乂 ,何愧前人哉!’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苏李》:“ 汉 时 苏武 、 李陵 称‘ 苏 李 ’; 唐 时 苏味道 、 李嶠 亦称‘ 苏 李 ’; 明皇 时, 苏頲 、 李乂 对掌文翰, 明皇 亦称为‘ 苏 李 ’。”
(1).六朝望族 王 氏、 谢 氏的并称。《南史·侯景传》:“ 景 请娶於 王 谢 , 帝 曰:‘ 王谢 门高非偶,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。’”后以“王谢”为高门世族的代称。 唐 刘禹锡 《乌衣巷》诗:“旧时 王 谢 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娄芳华》:“我家小娘子,出身矜贵,门楣 王 谢 ,甲第 金 张 。” 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仰 王 谢 之高风兮,夕余宿乎汝左。”
(2).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 桓公 伏甲设饌,广延朝士,因此欲诛 谢安 、 王坦之 …… 王 之恐状,转见於色。 谢 之宽容,愈表於貌。望阶趋席,方作 洛 生咏,讽‘浩浩洪流’。 桓 惮其旷远,乃趣解兵。 王 谢 旧齐名,於此始判优劣。”
苏辙名句,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