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琴不鼓任亏成,泽畔行吟且独醒。
自信荣枯本同辙,谁云得丧有殊形。
古今几见桑田变,日月常循昼夜经。
去去来来只如此,风前别调不须听。
(1).草木茂盛与枯萎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秋胡》诗:“孰知寒暑积,僶俛见荣枯。” 唐 温庭筠 《题端正树》诗:“草木荣枯似人事,緑阴寂寞 汉 陵秋。”
(2).喻人世的盛衰、穷达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结死生之约,同荣枯之计。” 唐 钱起 《初至京口示诸弟》诗:“兄弟得相见,荣枯何处论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二回:“人世的荣枯,仕途的得失,终属难定。” 廖仲恺 《如此江山·题白云远眺图》词:“苍茫眼底,有多少荣枯,沧桑人事?”
(1).同道者。谓思想、行为一致。 唐 王建 《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》:“ 孔 门忝同辙, 潘 馆幸诸甥。”
(2).比喻统一。 唐 梁肃 《受命宝赋》:“致四海於升平,混车书以同辙。”参见“ 同轨 ”。
(1).犹得失。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!”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天子不言多少,诸侯不言利害,大夫不言得丧,士不言通财货,不贾於道。” 宋 梅尧臣 《村墅闲居》诗:“古来得丧何须问,世上荣枯只等閒。” 清 刘大櫆 《难言三》:“人之有穷通得丧,天也。”参见“ 得失 ”。
(2).偏指失。指丧失名利。 宋 苏舜钦 《答马永书》:“谓予不以得丧累其所守,不为怨愤不懌之词。”参见“ 得失 ”。
(1).奇异的形状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殊形诡制,每各异观。” 汉 王延寿 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渐臺临池,层曲九成。屹然特立,的尔殊形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 九方 考精於至贵, 秦牙 沉思於殊形。”
(2).不同的形状。 汉 应劭 《<风俗通>序》:“故言语、歌謳异声,鼓舞、动作殊形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二章:“故有山谷、水源之殊形,都邑、村落之异状。”
杨冠卿名句,琴久不作客问其敌戏为说偈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