鸾啼兰已红,见出凤城东。
粉汗宜斜日,衣香逐上风。
情来不自觉,暗驻五花骢。
婵娟二八正娇羞,日暮相逢南陌头。
试问佳期不肯道,落花深处指青楼。
隐映罗衫薄,轻盈玉腕圆。
相逢不肯语,微笑画屏前。
知向辽东去,由来几许愁。
破颜君莫怪,娇小不禁羞。
楼上吹{1|1}箫罢,闺中刺绣阑。
佳期不可见,尽日泪潺潺。
泪尽珊瑚枕,魂销玳瑁床。
罗衣不忍著,羞见绣鸳鸯。
君去期花时,花时君不至。
檐前双燕飞,落妾相思泪。
空闺灭烛后,罗幌独眠时。
泪尽肠欲断,心知人不知。
秋风一夜至,吹尽后庭花。
莫作经时别,西邻是宋家。
独自披衣坐,更深月露寒。
隔帘肠欲断,争敢下阶看。
昨夜裙带解,今朝蟢子飞。
铅华不可弃,莫是藁砧归。
万里行人至,深闺夜未眠。
双眉灯下扫,不待镜台前。
(1).八方的和风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凡八紘之气,是出寒暑,是合八正,必以风雨。” 高诱 注:“八正,八风之正也。”《史记·律书》:“律历,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,天所以成孰万物也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八谓八节之气,以应八方之风。”
(2).即八正道。佛家语。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凭五衍之軾,拯溺逝川;开八正之门,大庇交丧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大品经》説八正曰:‘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’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瑶光寺》:“投心八正,归诚一乘。”
(1).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。《释名·释首饰》:“綃头,綃钞也,钞髮使上从也。或谓之陌头,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。” 王先谦 疏证补:“今时始丧者邪巾貊头,笄纚之存象也。《集韵》:‘邪巾、袙头,始丧之服。’《类篇》:‘帕,邪巾也。’陌、貊、帕、袙义同。”
(2).路上;路旁。《宋书·刘穆之传》:“时 穆之 闻京城有叫譟之声,晨起出陌头,属与信会。” 唐 王昌龄 《闺怨》诗:“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壻觅封侯。” 明 孙起都 《金落索·代妓》曲之三:“陌头芳草忆王孙,纵春郊挑菜成羣。”
权德舆名句,玉台体十二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