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林谈道亦云旧,远逢太史牛马走。
区区分别意何为,扰扰只添心上垢。
道大如天不可测,异出同归各穿窦。
浩然一水散千沤,却观彼我曾无有。
我丈中心冰玉洁,世上浮荣尽灰灭。
终年行道自不知,笑指空门名异说。
此心未信道不生,石上下种何由茁。
道在起居饮食中,安问胡僧分五叶。
对老人的亲切称呼。 唐 杜甫 《奉赠李八丈曛判官》诗:“我丈特英特,宗枝 神尧 后。”
(1).冰和玉。常用以比喻高尚贞洁的人品或其他洁净的事物。 唐 康骈 《剧谈录·洛中豪士》:“弟兄列坐,矜持儼若冰玉,肴羞每至,曾不下筯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清平乐》词:“断崖脩竹,竹里藏冰玉。” 金 蔡松年 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西山六街碧,尝忆酒旗秋。神交一笑千载,冰玉洗双眸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兽类·马》:“有孀妇,姿容颇美,年纔二十餘,独处一室……纔向暝,便闭门,室中不容婢女出入,人谓冰玉之操,不是过矣。”
(2).岳父和女婿的代称。“ 冰清玉润 ”的省称。 宋 苏轼 《与王定国书》:“知今日会两壻,清虚阴森,正好剧饮,坐无狂客,冰玉相对,得无少澹否?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思忆双亲》:“喜难量,相辉冰玉,天赐这美东牀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训女》:“也须要才貌相均,年岁相当,冰玉相怜,门阀相高。念翩翩龙种,怎共那鱼虾为伴。”参见“ 冰清玉润 ”。
虚荣。 晋 殷仲文 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诗:“岁寒无早秀,浮荣甘夙殞。” 唐 顾况 《赠僧》诗之二:“更把浮荣喻生灭,世间无事不虚空。” 宋 范仲淹 《与工部同年书》:“以此不如知足乐道,浮荣岂足道哉。” 明 刘基 《满江红·次韵和石末元帅》词:“过眼浮荣胡蝶梦,縈身薄宦猩猩屐。”
如灰烬之消散泯灭。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:“或举国掩户,尽种灰灭,孤儿寡妇,号哭空城。” 南朝 宋 谢惠连 《祭古冢文》:“刻木为人……初开见,悉是人形,以物棖橃之,应手灰灭。” 宋 苏辙 《黄楼赋》:“山高水深,草生郊墟。盖将问其遗老,既已灰灭而无餘矣,故吾将与子弔古人之既逝,閔 河 决於畴昔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诛妖檄文》:“妖崽今尚未满五岁,行见权奸得志,祸变寻生,餘烬虽存,不久自灰灭矣。”
苏辙名句,次前韵答景仁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