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父老送督邮,衣上泪痕犹未变。
今年吏民迎别乘,马前欢声挽不断。
梓州城中十万家,家家尽喜见君面。
以君乡里最相近,物态人情素谙练。
况复才力强且明,中理之的无漫箭。
从来府政号少事,今更得君愈清简。
太守李公词掖老,淘汰心源无滓澱。
时携宾从访山寺,惟以高谭侑清宴。
苍崖素壁多自书,是处新诗题欲遍。
君今到彼亦尔为,异日唱酬知几卷。
亦作“况復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炀帝 《白马篇》:“本持身许国,况復武功彰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诗:“干戈况復尘随眼,鬢髮还应雪满头。” 明 梁辰鱼 《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》曲:“眼波横,况復香肩偷凭。”
(2).何况,况且。《陈书·江总传》:“况復才未半古,尸素若兹。” 唐 马总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罗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况復人乎?” 唐 刘驾 《寄远》诗:“得书喜犹甚,况復见君时。”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视,况復不相识。”
犹正理。《南史·隐逸传上·顾欢》:“夫中理唯一,岂容有二?”
(1).切合事理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必中理,然后説;必当义,然后议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其言有中理,即时施行,显拔其人,以表能者。”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 神武 试问以时事得失,辨析无不中理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与李空同论诗书》:“辞艰者意反近,意苦者辞反常,色澹黯而中理,披慢读之,若摇鞞鐸耳。”
(2).符合腠理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繇役》:“屠者解分中理,可横以手而离也。”
文同名句,送冯允南倅梓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