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陵已醉老坡仙,生后百年恨不及。
那知开眼大江西,突兀见公正冠帻。
凛然清风不可攀,千载懦夫毛骨粟。
暇时略吐胸中云,坐使九霄成五色。
未辨执乐三千指,不计酒材七百石。
落然收宝入丹田,归省庐阜千寻碧。
那知城裹住相如,但信城东有太白。
一时馀子皆鷁退,家有诸郎傅正胍。
世尘千劫都磨尽,独有诗缘渺亡极。
天欲留公在世间,管领风月长为客。
彩凤一鸣天地静,安得微吟容晚出。
巨止青山吞泽芥,许投顽石博拱璧。
先丘宰木已参天,幽碣未刊但惕夕。
鲁山四绝先李文,谊贯幽胆光存殁。
先生匹素不可辜,傥得烟云生勃郁。
化为匹锦授丘迟,磨钝为铦希万一。
要是人贫常熟书,非关卖菜复求益。
讵敢限字如昔闻,小大当唯意所适。
庶几挂在露寒堂,琅然一读意一释。
不须点白鱠松鲈,解衣卧听歌赤壁。
白色的绢。常用以形容天光云气等。 唐 杜牧 《自贻》诗:“自嫌如匹素,刀尺不由身!” 宋 苏轼 《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》:“山下白云横匹素,水中明月卧浮图。” 宋 陆游 《衡门感旧》诗:“苍烟屯不散,匹素横郊原。”
亦作“ 勃欝 ”。1.风回旋貌。《文选·宋玉<风赋>》:“夫庶人之风,塕然起於穷巷之间,堀堁扬尘,勃鬱烦寃,衝孔袭门。” 李善 注:“勃鬱烦寃,风迴旋之貌。” 宋 沉遘 《七言和君倚景灵行》:“风尘勃欝千丈高,素衣化緇双眦塞。” 清 曹寅 《春寒偶题》诗:“无边勃鬱东风意,遽许青红眩太阳。”
(2).指龙蛇盘屈的样子。 唐 温庭筠 《郭处士去瓯歌》:“太平天子驻云车,龙鑪勃鬱双蟠拏。”
(3).茂盛;旺盛。 宋 苏轼 《南行前集叙》:“山川之有云,草木之有华实,充满勃鬱而见於外。”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国朝上》:“东西二京,人文勃鬱。”《中国同盟会宣言》:“吾党义烈之士,对兹山河,雄心勃鬱,其亦力任艰巨,以光吾国而发挥其种性乎。”
程珌名句,代上杨诚斋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