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贫短衣不掩骭,空庖凄凄灶不爨。
老翁八十忍饥熟,兀坐空堂日常旰。
今年闰余九月寒,那敢遽议南山炭。
艰难幸复致一餐,餔啜灯前百忧散。
遹子挟册于于来,时与乃翁相论难。
但令歆向竟同归,门前藉湜何忧畔。
(1).犹一致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三人行,则损一人;一人行,则得其友:言致一也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·界说》:“平等者,致一之谓也。一则通无,通则仁矣。”
(2).专一。 宋 戴埴 《鼠璞·程苏争致斋》:“斋之禁荤,见於法令,乃禁五辛,虑耗散人之气,间其精诚,与禁饮酒、听乐、嗜慾,悲哀一同,欲其致一之妙通於神明耳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赠宜兴令冯少虚序》:“静则可以致一而极其精爽之思。”
1.亦作"餔歠"。
2.吃喝。
种种忧虑。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:“我生之初尚无造,我生之后逢此百忧。” 晋 刘琨 《答卢谌书》:“负杖行吟,则百忧俱至,块然独坐,则哀愤两集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诗:“近闻宽法离 新州 ,想见怀归尚百忧。” 宋 欧阳修 《秋声赋》:“百忧感其心,万事劳其形。” 清 金农 《题何山人琦活埋庵》诗:“一日百忧生,戚戚独茧蚕。”
陆游名句,灯下晚餐示子遹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