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州眼一概,余子真琐琐。
岳立赔嵝中,喜此高岌嵝。
如公吾辈人,取友一到我。
挥毫赋垂天,风雨卷蓬颗。
相期八表游,未觉夙心左。
解龟醉江阁,酒面山月随。
起瞻帝乡云,感叹不成坐。
何须飞霞佩,自办凌风舸。
瀛洲渺溟渤,万里一掀簸。
缄诗寄天涯,秉烛对新火。
那知市门仙,斗禄事么麽。
空余肠九回,上疏何日果。
亦作“ 瀛州 ”。1.传说中的仙山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 渤海 之东,不知几亿万里……其中有五山焉,一曰 岱舆 ,二曰 员嶠 ,三曰 方壶 ,四曰 瀛洲 ,五曰 蓬莱 ……所居之人,皆仙圣之种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 蓬莱 、 方丈 、 瀛洲 ,僊人居之。” 唐 李白 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海客谈 瀛洲 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” 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 瀛洲 同泛济川船,伊吾共仗屠龙剑。”
(2).借指 日本 。 章炳麟 《狱中赠邹容》诗:“ 邹容 吾小弟,被髮下 瀛洲 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<题三义塔>诗》:“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 瀛洲 。”
(3).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,设置文学馆,任命 杜如晦 、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,轮流宿于馆中,暇日,访以政事,讨论典籍。又命 阎立本 画像, 褚亮 作赞,题名字爵里,号“十八学士”。时人慕之,谓“登瀛洲”。事见《新唐书·褚亮传》。后来的诗文中常用“登瀛洲”、“瀛洲”比喻士人获得殊荣,如入仙境。 宋 王禹偁 《病起归思》诗之二:“四十为郎非不偶,况曾提笔直 瀛州 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廷对及第》:“朝登 瀛洲 ,暮赐莲炬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杨椒山先生祠》诗:“衅开马市英魂恨,庙焕 瀛洲 俎豆香。”参见“ 登瀛洲 ”。
溟海 和 渤海 。多泛指大海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君子有所思》诗:“筑山拟 蓬 壶 ,穿池类 溟 渤 。” 唐 李涉 《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》诗:“后辈无劳续出头,坳塘不合窥溟渤。” 明 袁宏道 《答蹇督抚》:“唯是溟渤之大,不让渗潢;以兹沙石之顽,得效礱礪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寄题三贤祠》诗:“ 江夏 今儒宗,词源倾溟渤。”
(1).颠簸;翻腾。 唐 韩愈 《泷吏》诗:“颶风有时作,掀簸真差事。” 元 段成己 《陈子正容安堂》诗:“行止非所能,造物听掀簸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湘江送别》诗序:“风涛掀簸,恒出於所不测。” 清 吴伟业 《矾清湖》诗序:“风雨大作,扁舟掀簸。” 闻一多 《深夜底泪》诗:“生波停了掀簸,深夜啊--沉默的寒潭,澈虚的古镜。”
(2).谓此起彼落地喧闹。 宋 苏辙 《饮酒过量肺疾复作》诗:“歌吟杂嘲謔,笑语争掀簸。”
洪迈名句,送志宏西上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