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难道天公、还钳恨口,不许长叹一两声

难道天公、还钳恨口,不许长叹一两声

出自清代郑燮《沁园春·恨》:

花亦无知,月亦无聊,酒亦无灵。
把夭桃斫断,煞他风景;鹦哥煮熟,佐我杯羹。
焚砚烧书,椎琴裂画,毁尽文章抹尽名。
荥阳郑,有慕歌家世,乞食风情。
单寒骨相难更。
笑席帽青衫太瘦生。
看蓬门秋草,年年破巷;疏窗细雨,夜夜孤灯。
难道天公、还钳恨口,不许长叹一两声?颠狂甚,取乌丝百幅,细写凄清。

查看所有郑燮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难道

难道 (nándào) 莫非,表示加强反问的语气 really 难道现在证据还不够吗?

天公

天公 (tiāngōng) 天。以天拟人,故称 the Heaven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the ruler of heaven;God 天公不作美

不许

(1)

 

[must not;do not allow]∶不允许,不让

不许说慌

(2)

 

[can't] [口]∶不能——用于反问句,强调其否定性

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许自己去吗?

(3)

 

[prohibit]∶禁止;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

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

详细解释

(1).不允许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楚 爱 曹 、 卫 ,必不许也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 秦王 怒,不许。” 唐 熊孺登 《日暮天无云》诗:“应非暂呈瑞,不许出山川。” 茅盾 《昙》:“她时常想跑得远些,不愿长住在家中,然而父亲又不许。”

(2).不赞许,不佩服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自古有的英雄,这将军,皆不许。”

(3).不能。用于反问句,强调其否定性。如: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许自己去吗?

长叹

长叹 (chángtàn) 悠长的叹气 deep sigh 长叹一声

一两

(1).计量单位。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,一两为十钱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十二銖而当半两,衡有左右,因倍之,故二十四銖为一两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辨物》:“十六黍为一豆,六豆为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”《宋史·律历志一》:“一两者,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。”

(2).古代布帛,以古尺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“以币锦二两,缚一如瑱,适 齐 师” 晋 杜预 注:“二丈为一端,二端为一两,匹也。”《周礼·地官·媒氏》“凡嫁子娶妻,入币纯帛,无过五两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古者二端相向卷之,共为一两。”

(3).犹一双。 明 刘绩 《忆原上人》诗:“一两棕鞋八尺藤,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。”

(4).指少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“若当灸,不过一两处,每处不过七八壮,病亦应除。”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然失之者亿万,得之者一两耳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谁敢望‘请’,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。” 老舍 《正红旗下》二:“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。”

一辆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“牛车千两” 唐 张守节 正义:“车一乘为一两。”

郑燮名句,沁园春·恨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