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予读旧史,遍睹汉世君。
武皇实稽古,建兹百代勋。
号令垂懋典,旧经备阙文。
西巡历九嶷,舳舻被江滨。
勒兵十八万,旌旗何纷纷。
朅来茂陵下,英声不复闻。
我行岁方晏,极望山河分。
神光终冥漠,鼎气独氛氲。
揽涕步脽上,登高见彼汾。
雄图今安在,飞飞有白云。
盛典。 南朝 梁 王筠 《昭明太子哀册文》:“传声华于懋典,观德业于徽謚。” 唐 李适 《汾阴后土祠作》诗:“号令垂懋典,旧经备闕文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》:“臣闻先王养老,莫不推仁,在於公朝,宜行懋典。”
(1).原指有疑暂缺的字。后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写出的文句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吾犹及史之闕文也。”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:“古之良史,於书字有疑则闕之,以待知者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史之闕文,圣人所慎,若依义弃奇,则可与正文字矣。” 唐 韩愈 《复仇状》:“最宜详於律,而律无其条,非闕文也。盖以为不许復讐,则伤孝子之心,而乖先王之训。”
(2).脱漏的字句。 唐 元稹 《独孤朗授尚书都官员外郎制》:“窜定闕文,裁成义类。” 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今閲二篇,又无是一句,信有闕文。” 鲁迅 《花边文学·“……”“□□□□”论补》:“‘□□’是国货《穆天子传》上就有这玩意儿,先生教我说:是阙文。”
(3).犹佚文。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收百世之闕文,採千载之遗韵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赋》:“储西国之闕文,採 东京 之逸记。”
(4).犹省文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“惟翰林茶酒司止称‘翰林司’,盖相承闕文。”
李適適名句,汾阴后土祠作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