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则含香文德殿,俄而揽辔祝融峰。
得非麟角惊凡目,或是蛾眉妒冶容。
六丈一勾非恶意,两翁非对少欢悰。
西山北郭多幽事,虽老犹堪撰杖从。
犹得无,莫非是。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 祚 曰:‘高山仰止。’ 高祖 曰:‘得非景行之谓?’” 唐 杜甫 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得非 玄圃 裂,无乃 瀟湘 翻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雨梦》:“呀,何处歌声,凄凄入耳,得非梨园旧人乎?”
(1).麒麟之角。《诗·周南·麟之趾》:“麟之角,振振公族。”后因以“麟角”指宗藩之盛。 清 纳兰性德 《曲阜》诗:“小臣久已瞻麟角,何幸趋承俎豆餘。”
(2).比喻稀罕而又可贵的人才或事物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极言》:“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,闻俗言而志不沮者,万夫之中有一人为多矣。故为者如牛毛,获者如麟角也。” 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张孟词贡士》:“视尔真麟角,逢人説凤条。”
(1).大要与细目。《周礼·天官·宰夫》:“二曰师,掌官成以治凡;三曰司,掌官法以治目。” 郑玄 注:“治凡,若月计也……治目,若今日计也。” 宋 叶适 《折帛》:“虽然,折帛之为钱多矣,所资此以待用者广矣,陛下必鉤考其凡目,而后可以有所是正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序种姓上》:“余於 顾君 ,未能执鞭也,亦欲因其凡目,次第种别。”
(2).犹俗眼。 南唐 刘崇远 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下:“岂上古之至寳,时亦示显晦於人哉?而隐现有数,俾特出愚者之手,必其无能滞留於凡目耶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陈四雪中赏梅》:“独秀惊凡目,遗英卧逸民。” 明 宋濂 《凝道记·孔子符》:“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,我等愿走伏庭下,借一观之,洗凡目焉。”
(1).或许;也许是。 唐 韩愈 《送张道士》诗:“或是章奏繁,裁择未及斯。” 宋 苏轼 《九日次定国韵》:“封侯起大第,或是君家騶。”
(2).连词。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。《水浒传》第五五回:“或是马上,或是步行,都有法则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音律》:“如‘云淡风轻近午天’此等句法自然容易见好,若变为‘风轻云淡近午天’,则虽有好句,不夺目矣。况‘风轻云淡近午天’七字之中,未必言言合律,或是阴阳相左,或是平仄尚乖,必须再易数字,始能合拍。”
刘克庄名句,迎候艮翁二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