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地名花擅古今,一枝气可压千林。
讥弹更到无香处,常恨人言太刻深。
[people's words] 人们的评论,别人的议论
详细解释(1).别人的评议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礼义不愆,何恤於人言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滕大夫》之三:“早知百和俱灰烬,未信人言弱胜强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认是大姓力量大,致得人言如此。”
(2).人的言语。 唐 储光羲 《昭圣观》诗:“石池辨春色,林兽知人言。”
(3).pi{1~1}霜的别名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金石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为信石;而又隐信字为人言。” 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一:“辟臭虫方,用木瓜打碎,烧烟薰之,若加人言少许,其子粒粒皆爆碎。”
(1).苛刻;严酷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刻深寡恩,特以强服之耳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繁刑严诛,吏治刻深。”《新唐书·王纬传》:“ 纬 居官以清白称,然好用刻深吏督察其下,条约苛碎,人不聊云。”《醒世恒言·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﹝ 杨广 ﹞却是心怀叵测,阴贼刻深。”
(2).谓文字古奥峭拔。 唐 韩愈 《与袁相公书》:“善为文章,词句刻深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文章》:“盖 昌黎 为文主於奇, 马迁 之变怪, 相如 之閎放, 扬雄 之刻深。”
(3).指深刻。 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二三篇:“若较胜之作,描写时亦刻深;讥刺之切,或逾锋刃。”
陆游名句,海棠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