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相昂藏涧底松,平生禅窟尽从容。
几年大隐清晖阁,今日来瞻独秀峰。
打破画瓶无罣碍,大开饭店喜迎逢。
今朝且逐征途去,何日重来听晓钟。
绘画精美的瓶。佛教以喻虚幻易坏的人身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六根忏文》:“愿捨此画瓶,得彼金色,浄寳珠之法饰,煦瑠璃之慧体,长归五分,永等十身。”参见“ 画瓶盛粪 ”。
(1).佛教语。谓凡心因迷成障,未能悟脱。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:“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心无罣碍;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。” 唐 庞蕴 《杂诗》之四:“神识苟能无罣碍,廓周法界等虚空。” 元 刘君锡 《来生债》第三折:“待把我这一寸心田无罣碍,大道的事着你世人不解,则愿的一帆西风,送上我那三岛 逢莱 。” 王国维 《<红楼梦>评论》:“今设有人焉,自无始以来,无生死,无苦乐,无世人之罣碍,而唯有永远之知识。”
(2).羁绊;牵掣;障碍。《百喻经·毗舍闍鬼喻》:“著此屐者,能令人飞行无罣碍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:“生以忤直罢官,罣碍不得归。” 刘大白 《将来的人生》诗:“让从前挡住了将来,谁忍受这般罣碍?”
(1).犹迎接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吕布传》“ 布 自称 徐州 刺史”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《英雄记》:“今送米二十万斛,迎逢道路。”
(2).迎合,逢迎。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 徽宗 追咎 蔡京 等迎逢諛佞之失。”《天雨花》第二十回:“蛊惑君心,迎逢上意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 昭君 没有迎逢陛下圣意,歌唱陛下的御作, 昭君 死罪。”
楼钥名句,赠宝藏老道源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