顷闻赵伯山,亦复哦其诗。
今者得会面,真能解人颐。
往时黄宜州,句法天下奇。
平生老婆相,不救枯肠铠。
或架屋下屋,辛苦仅得皮。
君看赵伯山,独将圣僧骑。
维舟都梁岸,捉手那复疑。
欢然悦情话,似有宿昔期。
吾友吕少冯,办此一笑嬉。
莫论夜如何,明发当语谁。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 庾仲初 作《扬都赋》,成,以呈 庾亮 。 亮 以亲族之怀,大为其名价云:‘可三《二京》,四《三都》。於此人人竞写,都下纸为之贵。’ 谢太傅 云:‘不得尔,此是屋下架屋耳。事事拟学,而不免俭狭。’”后遂以“架屋”为对专事模仿者的讥讽。 唐 黄滔 《薛推先辈》:“遂投鄙拙,上瀆精奇,佇聆架屋之讥,莫俟披沙之諭。”
正房旁边的房屋。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:“穿着露肉的衣服的老娘们,有的还抱着小孩,也都三三五五地来到 李 家的下屋,说是‘找 郭 家兄弟,听听新闻。’”
吴则礼名句,少冯约同赵伯山饮赠伯山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