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林文字本雄强,况复斋祠向静坊。
高树黄鹂无去意,深廊朱幕动微凉。
不嗟门外尘沙苦,只觉壶中岁月长。
庭下阴苔未教扫,榴花红落点青苍。
亦作“况復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炀帝 《白马篇》:“本持身许国,况復武功彰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诗:“干戈况復尘随眼,鬢髮还应雪满头。” 明 梁辰鱼 《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》曲:“眼波横,况復香肩偷凭。”
(2).何况,况且。《陈书·江总传》:“况復才未半古,尸素若兹。” 唐 马总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罗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况復人乎?” 唐 刘驾 《寄远》诗:“得书喜犹甚,况復见君时。”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视,况復不相识。”
斋戒祭祀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“逢清道羣鬭者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清道,谓天子当出,或有斋祠,先令道路清浄。”
(1).清静的别屋。 唐 李洞 《郑补阙山居》诗:“高节諫垣客,白云居静坊。”
(2).僻静的街巷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五引 唐 卢□ 《逸史·齐映》:“ 齐公 乃行至西市北,入一静坊新宅,门曲严洁。”
梅尧臣名句,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