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格冲夷,声名洋溢,德人泰宇春融。
一团和气,还与伯淳同。
成就灯窗弟子,今升擢、论铸颜功。
弹冠兴,依稀贡禹,应聘教王宫。
公家梅涧老,皋比戚畹,声振江东。
矧诜诜胄子,得坐春风。
自此先生升矣,班玉笋、文补山龙。
充德量,薰陶宇宙,和气一团中。
(1).弹去冠上的灰尘;整冠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” 王逸 注:“拂土芥也。”
(2).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。 宋 苏轼 《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》诗:“今日散幽忧,弹冠及新沐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李太白真赞序》:“予乃弹冠拭目,拜而窥之,宿素志心,於是併遂。”
(3).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。 晋 葛洪 《<抱朴子>自叙》:“内无 金 张 之援,外乏弹冠之友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七:“ 唐 襄阳 孟浩然 ,与 李太白 交游。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。 孟 以故人之分,有弹冠之望,久无消息,乃入京謁之。” 王闿运 《上曾总督书》:“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,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。”
(4).指为官。 北齐 颜之推 《古意》诗:“十五好诗书,二十弹冠仕。” 宋 陆游 《忆昔》诗:“早知虚起弹冠意,悔不常为秉烛游。”参见“ 弹冠相庆 ”。
(1).接受聘问。 汉 刘歆 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是故 孔子 忧道不行,歷国应聘。自 卫 反 鲁 ,然后乐正,《雅》《颂》乃得其所。” 三国 魏 李康 《运命论》:“应聘七十国,而不一获其主。”
(2).接受聘请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 楚庄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。先生曰:‘臣有箕箒之使,愿入计之。’……於是遂不应聘。” 庞瑞垠 《我们还会相逢》:“我不能应聘,我决定回国了。”
陈栎名句,满庭芳 送陈德翁(原无翁字,据刻本补)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