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昔下三峡,南宾系归舻,渡江谒神禹,拜手荐俎壶。
寿藤枝如蚪,巨柏腹若刳,门庭虽日荒,殿寝犹枝梧。
巴俗喜祷祠,解牛舞群巫。
巍巍黻冕古,食与夷鬼俱。
圣度固兼容,臣愤独不摅。
还乡瞻庙貌,嬴政久已除。
岳牧俨如生,想像闻都俞。
廓清虽可喜,欲退复踌躇。
念昔平水土,棋布画九区,岂知千岁后,戎羯居中都。
老虏失大刑,今复传其雏。
直令挽天河,未濯腥膻污。
夷鬼细事耳,披攘直须臾。
天下雠不复,大耻何时袪?蚩蚩谓固然,此责在吾徒。
挥涕洒庭草,谁怜小臣愚?
(1)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乾?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六:“寄书 龙城 守,君驥何时秣?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或问:‘天下何时太平?’”
(2).什么时候。表示时间难以确定。 刘大白 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一棵松树,落下许多松实;不知何时,被压着一块大石。”
(1).敦厚貌。一说,无知貌。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” 毛 传:“蚩蚩者,敦厚之貌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蚩蚩,无知之貌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君者以百姓为天赋》:“徒观乎浩浩玄穹,蚩蚩黔首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张诚》:“翁輟泣愕然,不能喜,亦不能悲,蚩蚩以立。”
(2).惑乱貌;纷扰貌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重黎》:“大国蚩蚩,为 嬴 弱 姬 。”《文选·刘孝标<广绝交论>》:“於是素交尽,利交兴,天下蚩蚩,鸟惊雷骇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广雅》曰:‘蚩,乱也。’” 吕延济 注:“蚩蚩,犹扰扰也。” 清 姚鼐 《咏七国》:“蚩蚩六国主,虫豸力争竞。”
(3).象声词。 茅盾 《速写一》:“这是一个擦得耀眼的紫铜质的大家伙,虽然关着嘴,可是那转柄的节缝中却蚩蚩地飞迸出两道银线一样的细水,斜射上去约有半尺高。”
(1).我的门徒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(2).犹我辈。 汉 班固 《答宾戏》:“ 孔 终篇於西狩,声盈塞於天渊,真吾徒之师表也。” 五代 伍乔 《龙潭张道者》诗:“他年功就期飞去,应笑吾徒多苦吟。” 明 高启 《送虚白上人序》:“ 虚白 之贤,不唯过吾徒,又能过其徒矣。”
陆游名句,禹祠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