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巫山枕障画高丘,白帝城边树色秋。

巫山枕障画高丘,白帝城边树色秋。

出自唐代李白《巫山枕障》

巫山枕障画高丘,白帝城边树色秋。
朝云夜入无行处,巴水横天更不流。

查看所有李白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巫山

(1). 战国 宋玉 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 巫山 之女也,为 高唐 之客。闻君游 高唐 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 巫山 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 阳臺 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 朝云 。”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。 五代 冯延巳 《鹊踏枝》词之七:“心若垂杨千万缕,水阔花飞,梦断 巫山 路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通嚭》:“今夜同欢会,梦魂飞, 巫山 一对暮云归。”《西湖佳话·西泠韵迹》:“但求一见,为荣多矣,谁敢妄想 巫山 之梦。”

(2).山名。在 四川 、 湖北 两省边境。北与 大巴山 相连,形如“巫”字,故名。 长江 穿流其中,形成三峡。 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五八:“我行 巫山 渚,寻古登 阳臺 。” 宋 陆游 《三峡歌》:“十二 巫山 见九峰,船头彩翠满秋空。” mao{1~1}泽{1*1}东 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词:“截断 巫山 云雨,高峡出平湖。”

枕障

犹枕屏。 前蜀 张泌 《浣溪沙》词:“枕障燻鑪隔绣幃。” 宋 周邦彦 《大酺·春雨》词:“润逼琴丝,寒侵枕障,虫网吹黏帘竹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说京师翠微山》:“不居正北,居西北,为伞盖,不为枕障也。”

高丘

(1). 楚国 山名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 高丘 之无女。” 王逸 注:“ 楚 有 高丘 之山。女以喻臣。言己虽去,意不能已,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,心为之悲而流涕也。”一说,泛指高山。见 游国恩 纂义。 唐 杨炯 《西陵峡》诗:“ 楚 都昔全盛, 高丘 烜望 杞 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湘灵歌》:“ 高丘 寂寞竦中夜,芳荃零落无餘春。”

(2).高山。 唐 杨炯 《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或大泽而康帝图,或高丘而济王业。” 明 朱茂暉 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吾登高丘,思与仙人游;吾望远海,仙人又安在?”

(3).复姓。 唐 有 高丘词 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三》。

白帝

(1).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,主西方之神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“祀五帝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五帝者,东方 青帝 灵威仰 ,南方 赤帝 赤熛怒 ,中央 黄帝 含枢纽 ,西方 白帝 白招拒 ,北方 黑帝 汁光纪 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文公 梦黄蛇自天下属地,其口止于 鄜衍 ……於是作 鄜畤 ,用三牲郊祭 白帝 焉。”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西方 白帝 , 白招矩 之神也。” 清 曹寅 《巫峡石歌》:“或疑 白帝 前, 黄帝 后, 灕堆 倒决 玉垒 倾;风喣日暴几千载,旋涡聚沫之所成。”

(2).“白帝子”的略语。 唐 李白 《登广武古战场怀古》诗:“ 赤精 斩 白帝 ,叱咤入 关中 。”参见“ 白帝子 ”。

(3).古城名。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东 瞿塘峡 口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 江 水又东逕 鱼復县 故城南,故 鱼国 也…… 公孙述 名之为 白帝 ,取其王色。” 唐 李白 《早发白帝城》诗:“朝辞 白帝 彩云间,千里 江陵 一日还。” 清 《蟂矶孙夫人庙》诗:“悲衔 白帝 生睽隔,恨切 苍梧 死别离。”

(4). 东汉 公孙述 曾改 鱼复县 为 白帝 ,后因以为 述 的代称。 清 顾炎武 《大汉行》:“ 隗王 白帝 何为平, 扶风 马生 真丈夫。”

树色

树木的景色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》:“山烟涵树色,江水映霞暉。” 唐 卢纶 《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》诗:“孤村树色昏残雨,远寺鐘声带夕阳。” 明 陈所闻 《念奴娇序·云住阁题》套曲:“千巖万井,见树色江光,须臾龙变云蒸,出岫无心。”

李白名句,巫山枕障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