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雉安危欬唾中,三平狂寇不言功。
鲁连解难高千古,回纥投戈见此公。
欲上史官传逸事,要观著令独称忠。
傥能配食乡人社,宗衮宣城伟绩同。
(1).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。是 春秋 时国君的特权。雉,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。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。《礼记·坊记》:“都城不过百雉。” 郑玄 注:“雉,度名也,高一丈,长三丈。”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” 杜预 注:“一雉之墙,长三丈,高一丈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臣无藏甲,大夫毋百雉之城。”
(2).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。 唐太宗 《帝京篇》之一:“綺殿千寻起,离宫百雉餘。”
(3).借指城墙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云梯乘於百雉之上,皓刃交於象魏之下。” 唐 刘禹锡 《机汲记》:“予謫居之明年,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。” 唐 韩翃 《寄赠虢州张参军》诗:“百雉归云过,千峯宿雨收。” 明 高攀龙 《王侯祠两庑记》:“当寇之炽也,百雉而外,白骨矣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泉郡夜半闻警》诗:“ 细柳 军威肃, 金墉 百雉牢。”
(1).比喻声音,谈吐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甘宁传》:“ 寧 时有三百兵,乃曰:‘可復以五百人益吾,吾往对之,保 羽 闻吾欬唾,不敢涉水,涉水即是吾禽。’” 宋 黄庭坚 《和邢惇夫秋怀》之九:“文章似 扬 马 ,欬唾落明珠。”
(2).形容不费力气或时间短暂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顾盼可以驱辞力,欬唾可以穷文致。”《旧唐书·王武俊传》:“势同患均,转寇讎为父子欬唾间。”
明 马森 、 郑晓 、 周延 三人屡平疑狱,时称“三平”。《明史·马森传》:“﹝ 马森 ﹞屡驳疑狱,与刑部尚书 郑晓 、都御史 周延 称为‘三平’。”
(1).不说。《书·说命上》:“王言惟作命,不言,臣下罔攸禀令。” 晋 孙绰 《天台山赋》:“恣语乐以终日,等寂默於不言。” 唐 韩愈 《秋怀诗》之九:“空堂黄昏暮,我坐默不言。”
(2).不依靠语言。谓以德政感化人民。《老子》: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辞。”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,然后知道之纪。”《南史·王俭传》:“所以得厝私怀,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。”
(3).不料。 唐 宋之问 《桂阳三日述怀》诗:“愚谓嬉游长似昔,不言流寓歘成今。”
李洪名句,题李提刑事实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