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第四十九》
解释:君子思考问题要克服感情用事,考虑好再行动,论证后才去做。行动必须考虑符合计划,符合计划后必须考虑经得起检验,考虑经得起检验必须考虑到不会出现后悔的话,就可以说是谨慎了。
原文摘要:
求数有成;身言之,后人扬之;身行之,后人秉之;君子终身守此惮惮。君子不绝小,不殄微也;行自微也,不微人;人知之,则愿也;人不知,苟吾自知也;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。君子祸之为患,辱之为畏,见善恐不得与焉,见不善恐其及己也,是故君子疑以终身。君子见利思辱,见恶思诟,嗜欲思耻,忿怒思患,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。君子虑胜气,思而后动,论而后行,行必思言之,言之必思复之,思复之必思无悔言,亦可谓慎矣。人信其言,从之以行,人信其行,从之以复;复宜其类,类宜其年,亦可谓外内合矣。君子疑则不言,未问则不言,两问则不行其难者。君子患难除之,财色远之,流言灭之,祸之所由生自孅々也,是故君子夙绝之。君子己善,亦乐人之善也;己能,亦乐人之能也;己虽不能,亦不以援人。君子好人之为善,而弗趣也,恶人之为不善,而弗
(1).不平凡的气质、气度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与晋安王令》:“ 陆生 资忠履贞,冰清玉洁,文该四始,学遍九流,高情胜气,逌然直上。”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yi{1-1}解四·僧彻》:“尝至山南,扳松而啸,於是清风远集,众鸟和鸣,超然有胜气。”
(2).强盛的气势。 唐 宋璟 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:“德风边草偃,胜气朔云平。” 唐 吴筠 《建业怀古》诗:“王风久泯灭,胜气犹氤氲。” 宋 苏舜钦 等《地动联句》:“浓寒有胜气,天冻无败期。”
(1).排在后面的行列。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 陵 引士出营外为陈,前行持戟盾,后行持弓弩。”《隋书·礼仪志三》:“勇者持鉦鼓刀楯,为前行,战士次之,槊者次之,弓箭为后行。” 唐 岑参 《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》诗:“惊蝉也解求高树,旅鴈还应厌后行。”
(2). 唐 宋 时尚书省次序分前、中、后三行,工部、礼部为后行。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尚书省分行次第》:“以兵、吏及左右司为前行,刑、户为中行,工、礼为后行,每行各管四司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五○引 唐 韦述 《两京新记·尚书郎》:“尚书郎,自两 汉 已后,妙选其人。 唐 武德 贞观 已来,尤重其职。吏、兵部为前行,最为要剧,自后行改入,皆为美选。”
希望人臣进言。 北魏 崔鸿 《十六国春秋·前燕·慕容皝》:“殿下圣世宽明,思言若渴,故人尽芻蕘,有犯无隐。”
戴圣名句,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第四十九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