瀫水之西,巍然一峰。
是白道坚,翔舞而东。
林峦蓊蔚,丘壑浑融。
雍雍聚落,惟金之宗。
五世积累,钟此散翁。
散翁颀颀,生有异质。
学敏而博,心广而实。
迺大其识。
教子一经,维宽而栗。
教人尽已,维久无斁。
选举法坏,取士以文。
决於一夫,升沈遂分。
良才美德,所甘隐沦。
负我求我,负人非人。
两语垂训,风俗反淳。
我之识翁,因翁二子。
典刑是亲,翼翼亹亹。
曾不几见,翁遽不起。
我来哭翁,亦已晚矣。
匍匐之义,真可愧死。
我既哭翁,亦相佳城。
千嶂矗矗,万壑沄沄。
一丘永閟,昭明上征。
万壑沄沄,千嶂矗矗。
(1).树林与峰峦。泛指山林。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望林峦而有失,顾草木而如丧。” 唐 王昌龄 《山行入泾州》诗:“林峦信回惑,白日落何处。” 宋 朱熹 《休庵》诗:“别岭有精庐,林峦亦幽絶。” 明 皇甫冲 《维摩寺雨坐》诗:“林峦忽不见,但闻山涧响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送劳书升之任黔中》诗:“风景怜殊俗,林峦想故关。”
(2).指隐居的地方。 唐 李白 《赠参寥子》诗:“长揖不受官,拂衣归林峦。”
(1).草木茂盛貌。《文选·张衡<南都赋>》:“晻曖蓊蔚,含芬吐芳。” 李善 注:“晻曖蓊蔚,言草木闇暝茂盛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山中之乐》:“荫长松之蓊蔚兮,藉纤草之丰茸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二:“奇石修竹,花木蓊蔚,清流涓涓,环亭如带。”
(2).浓密;密集。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宫内嬪御,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。” 唐 黄滔 《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》:“烟霞蓊蔚於城堣,鸞鹤盘旋於林表。”
(1).山陵和溪谷。 宋 王安石 《九井》诗:“山川在理有崩竭,丘壑自古相盈虚。”
(2).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。 清 方文 《庐山诗·白鹤观》:“时时过 江 来, 庐山 访丘壑。”
(3).乡村;幽僻之地。《北史·魏收传》:“不养望于丘壑,不待价于城市。” 宋 苏轼 《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》:“臣多难早衰,无心进取,得归丘壑以养餘年,其甘如薺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游春》:“你既无婚,我亦未娶。即图同居丘壑,以结姻盟。”
(4).谓隐逸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斋中读书》诗:“昔余游京华,未尝废丘壑。” 金 王若虚 《茅先生道院记》:“予世之散人也,才能无取于人,而功名不切于己,虽寄跡市朝,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。” 清 方文 《访林青仲兄弟》诗之二:“丘壑本繇性,渔樵岂为名。”
(5).喻困境。 宋 范仲淹 《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》:“伏望圣慈,特霑一命……使其幼孤,不堕丘壑,亦天地之造也。”
(6).喻深远的意境。 宋 黄庭坚 《题子瞻枯木》诗:“胸中元自有丘壑,故作老木蟠风霜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二·世祖御笔》:“上以武功定天下,万几之餘,游艺翰墨,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,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、 关 、 倪 、 黄 辈所不到者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而观其或亭或臺,或墙或石,或竹或树,半隐半露间,使游人不觉其触目;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。”
浑合,融合。谓融会不显露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其立意措辞,贵浑融有味。”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古体上》:“取乐府之格於两 汉 ,取乐府之材於三 曹 ,以三 曹 语入两 汉 调,而浑融无迹,会於《骚》、《雅》。” 清 冯班 《钝吟杂录·家戒上》:“圣人説话简略,説得浑融,一时理会不来。” 郭沫若 《奴隶制时代·关于周代社会的探讨》:“但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的‘不容易划分阶段而聚讼不决’,便因而断言 中国 历史发展本身本来是‘浑融而暧昧’(简切地说是“浑沌”)而巧立出一个‘早熟性’的假说出来。”
王柏名句,桐花散翁挽诗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