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署罹官谤,清淮绾郡章。
平生不佞佛,晚岁尚为郎。
得疾因卑湿,为文足感伤。
才蒙宣室召,奄忽欢云亡。
(1).无口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 雍 也,仁而不佞。” 邢昺 疏:“佞,口才也。”
(2).谦辞,犹言不才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寡人不佞,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。” 宋 叶适 《上西府书》:“某不佞,自以为无三者之患而独有忧世之心。” 清 戴名世 《疑解》:“僕不佞,适有类於北宫子。”
(3).用作谦称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不佞不能与二三子同心,而以为皆有罪。” 明 高攀龙 《讲义·小引》:“不佞幸从诸先生后,不能无请益之言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该堂将我住址写下,而至今不将书目寄来,可见嘴之不实,因此不佞对之颇有恶感。”
(1).晚年。 唐 杜甫 《羌村》诗之二:“晚岁迫偷生,还家少欢趣。” 宋 叶适 《高令人墓志铭》:“晚岁,三子始育,始有宅居。” 清 沉钦圻 《赠徐元叹》诗:“晚岁依空门,菴名落木归本根。”
(2).岁暮。 隋 孙万寿 《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》诗:“晚岁出 函关 ,方春度 京口 。”
(3).谓欠收。喻不得志。《文选·曹植<赠徐干>诗》:“良田无晚岁,膏泽多丰年。” 李善 注:“无晚岁、多丰年,喻必荣也。”《北史·杨侃传》:“亲朋劝其出仕, 侃 曰:‘苟有良田,何忧晚岁?但恨无才具耳。’”
杨亿名句,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