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邑寅祷旱乾哭,风霆来会雨千山。
真成雨粟从天下,只在为云翻手间。
神不素餐无愧色,农期一饱足欢颜。
丰年酒熟鸡豚社,二老从今请往还。
亦作“ 无媿色 ”。没有羞惭的表现。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﹝ 蔡邕 ﹞谓 涿郡 卢植 曰:‘吾为碑铭多矣,皆有慙德,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。’”《晋书·孙楚传论》:“ 孙楚 体英绚之姿,超然出类,见知 武子 ,诚无媿色。”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黎景熙》:“於时伦辈,皆位兼常伯,车服华盛,唯 季明 独以贫素居之,而无愧色。”
满足。 杜预 《<春秋经传集解>序》“饜而飫之,使自趋之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谓 丘明 富博其文,优游学者之心,使自求索其高意,精华其大义,饱足学者之好,使自奔趋其深致。” 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债》:“世间若有一个人吃不饱足,穿不暖和,住不舒服,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具足的生活。”
陈元晋名句,再和涂宣义喜雨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