尘外高人谢宦昏,生全天爵哜衢樽。
逸民佳传须银笔,常侍流风见耳孙。
入洛真能折伧父,浮湘更欲吊英魂。
男儿有志轻万里,辟世何如金马门。
指为传主宣扬功德的传记。《晋书·陈寿传》:“可觅千斛米见与,当为尊公作佳传。”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“无以谢德,当为卿作佳传。”
笔管饰银的笔。 宋 张淏 《云谷杂记·韩定辞》:“盛德好将银笔述,丽词堪与 雪儿 歌。”旧题 宋 尤袤 《全唐诗话·韩定辞》:“ 彧 从容问 韩 以‘雪儿’‘银管’之事。 韩 曰:‘昔 梁元帝 为 湘东王 时,好学著书,常纪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。笔有三品,或以金银琱饰,或以斑竹为管。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,德行清粹者用银笔书之,文章赡丽者以斑竹书之。’”
官名。皇帝的侍从近臣。 秦 汉 有中常侍, 魏 晋 以来有散骑常侍, 隋 唐 内侍省有内常侍,均简称常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以貲为郎,事 孝景帝 ,为武骑常侍,非其好也。” 三国 魏 曹操 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:“故在 济南 ,始除残去秽,平心选举,违迕诸常侍。”
(1).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。多指好的风气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,其故家遗俗,流风善政,犹有存者。” 宋 叶适 《祭石似之文》:“初美俗之愿成,扶众俊以济艰;及流风之欲泯,忌独洁之胜顽。” 郑振铎 《文学杂论·谴责小说》:“这个时候,小说真成了谴责的工具,小说家真成为人家隐事的侦探者与揭发者了。其流风至今而未衰。”
(2).随风流行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凌da{1~1}波而流风兮,託 彭咸 之所居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言乘风波而流行也。” 汉 张衡 《南都赋》:“弹琴擫籥,流风徘徊。”
(3).疾风;长风。 汉 司马相如 《美人赋》:“流风惨冽,素雪飘零。” 唐 李邕 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:“流风入座飘歌扇,瀑水当阶溅舞衣。” 郭沫若 《登阅江楼怀叶挺及独立团诸同志》诗:“ 閲江楼 上流风远,心绕 延河 烈士园。”
《汉书·惠帝纪》:“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,皆耐为鬼薪白粲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耳孙者,玄孙之子也。言去其曾高益远,但耳闻之也。”又引 李斐 曰:“耳孙,曾孙也。”又引 晋灼 曰:“耳孙,玄孙之曾孙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耳孙,诸説不同。据《平纪》及《诸侯王表》,説 梁孝王 玄孙之耳孙。耳音仍……据《尔雅》:‘曾孙之子为玄孙,玄孙之子为来孙,来孙之子为昆孙,昆孙之子为仍孙。’从己而数,是为八叶,则与 晋 説相同。仍、耳声相近,盖一号也。”按,《类篇·耳部》:“昆孙之子为耳孙。”后多以“耳孙”泛指远代子孙。 金 段成己 《题梁氏静乐堂》诗:“ 叔敬 有耳孙,犖犖与时异。” 明 唐寅 《世寿堂》诗:“鷄窠小儿是鼻祖,鳩枝老子为耳孙。” 清 沉涛 《交翠轩笔记》卷四:“ 林霽山 《孤山》诗:‘耳孙今白髮,酹酒满寒芜。’” 章炳麟 《秦政记》:“ 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,诸王虽不与政柄,而公卿为伏謁;耳孙疏属,皆气稟於县官。”
陈造名句,再次韵赠高宾王二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