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谷逢雨花,香绿引幽步。
招提饶泉石,万转同一趣。
向背森碧峰,浅深罗古树。
尧皇未登极,此地曾隐雾。
秘谶得神谋,因高思虎踞。
太阳忽临照,物象俄光煦。
梵王宫始开,长者金先布。
白水入禅境,砀山通觉路。
往往无心云,犹起潜龙处。
仍闻七祖后,佛子继调御。
溪鸟投慧灯,山蝉饱甘露。
不作解缨客,宁知舍筏喻。
身世已悟空,归途复何去。
第二百三十七卷
(1).七代祖先。 前蜀 杜光庭 《中元众修金箓斋词》:“臣等九玄七祖,受福诸天,貽祚流祥,传休无极。”
(2).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。华严宗以 马鸣 、 龙树 、 杜顺 、 智俨 、 法藏 、 澄观 、 宗密 为七祖。禅宗南宗以 达摩 、 慧可 、 僧璨 、 道信 、 弘忍 、 慧能 、 神会 为七祖。禅宗北宗以 弘忍 的另一弟子 神秀 为六祖, 普寂 为七祖。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身许双峰寺,门求七祖禪。” 唐 吕岩 《与潭州智度寺慧觉》诗:“请师开説西来意,七祖如今未有人。”参阅《景德传灯录·弘辩禅师》。
(1).菩萨的通称。《十住毗婆沙论·入初地品》:“诸佛子者,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,是故菩萨名为佛子。” 南朝 齐 王琰 《冥祥记·石长和》:“道之两边棘刺,森然如鹰爪。见人甚众,羣足棘中,身体伤裂,地皆流血。见 长和 独行平道,俱叹息曰:‘佛子独行大道中。’” 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此山非比别山阿,青黛染成千块玉,云霞粧就万堆螺。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,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?”
(2).受佛戒者,佛门弟子。 唐 钱起 《归义寺题震上人壁》诗:“仍闻七祖后,佛子继调御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灵山寺》诗:“ 灵山 名谁自?波涛截孤峰。何年佛子住?四面凭危空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众僧滴泪道:‘我们这一国君王,偏心无道,只喜得是老爷等辈,恼的是我们佛子。’” 鲁迅 《三闲集·在钟楼上》:“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,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,往往戒律荡然。”
(3).佛教泛指一切众生,以其悉具佛性,故称。《法华文句》卷九下:“一切众生,皆有三种性德佛性,即是佛子。” 唐 郑棨 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忽中夜 宣律 捫虱,将投于地,三藏半醉,连声呼曰:‘律师扑死佛子!’”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》(《稗海》本)卷六:“凡能动者,皆佛子也,竹蝨初如涂粉竹叶上尔,然久乃能动者,百千为曹,无非佛子者。”
(4).称慈善的人。如 唐 末 徐守温 以宽恕为治,人称佛子。见 唐 张鷟 《耳目记》。又 宋 洪皓 为 秀州 司录,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,州人称之为“洪佛子”。见 宋 赵善璙 《自警篇·救荒》。
(1).调教驾御。《无量义经·德行品》:“调御大调御,无诸放逸行,犹如象马师,能调无不调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》:“摄取调御,凡归於正真者,动而成羣,不自知其教。” 明 余继登 《典故纪闻》卷一:“若踶囓之马,调御有道,久则自然驯熟。”
(2).佛教语。“ 调御丈夫 ”的省称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劝请调御,常住世间,救现在之兵灾,除当来之苦集。” 唐 柳宣 《与翻经大德等书》:“僕心怀正路,行属归依,以实际为大觉,玄躯无为,是调御法体。”
钱起名句,归义寺题震上人壁(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)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