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名须少年,老大意终懒。
学产顺无穷。
青春嗟有限。
用处不需多,云霄路坦坦。
贾生正英锐,郎潜自羞赧。
文字浩如山,奏功五寸管。
达者耒必长,穷者未所短。
人生穷达各有时,修为在我当自反。
萤桉尚研摩,况有五花馆。
当年骄惰气,犹赖世情划。
只有学道心,歉然不自满。
庭外槐花任尔黄,达人高视供一莞。
(1).指天理,义理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。” 蔡沉 集传:“心者,人之知觉,主於中而应於外者也。指其发於形气者而言,则谓之人心,指其发於义理者而言,则谓之道心。” 宋 叶梦得 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道心者,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张子正蒙注·大心》:“其直指人心见性,妄意天性,不知道心,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。” 冯友兰 等注:“ 宋 儒认为道心就是天理,人心就是人欲。天理是精微的,人欲是危险的。”
(2).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薄葬》:“事莫明於有效,论莫定於有证,空言虚语,难得道心,人犹不信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爰自 风 姓,暨於 孔氏 ,玄圣创典,素王述训,莫不原道心以敷章,研神理而设教。” 陆侃如 注:“道是自然之道,那么道的心应该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。”
(3).佛教语。菩提心;悟道之心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yi{1-1}解四·释道温》:“yi{1-1}解足以析微,道心未易可测。”《坛经·般若品》:“自若无道心,闇行不见道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臂猿猴,厉声高叫道:‘大王若是这般远虑,真所谓道心开发也。’”
不满足貌;惭愧貌。 宋 叶梦得 《石林家训》:“然盛夏帐中亦须读数卷书,至极困,乃就枕;不尔,胸次歉然若有未了事。” 明 张居正 《寄石麓李相公书》:“但弟以菲薄回翔廊庙,而翁以重望独淹留林壑,揆之古ren{1~1}弹冠之谊,殊用歉然。” 章炳麟 《定复仇之是非》:“明知听讼折狱之制不能至周,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,而有所假借宽贷於人。” 艾芜 《都市的忧郁》:“ 袁大娘 仍旧像往次一样带着歉然的神情,一边送衣服,一面微笑说。”
王柏名句,广曾敬仲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