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{1|1}法眼藏,十圣好知。
祠密玄风,三贤罔测。
灵机湛寂,体妙希夷。
不落今时,岂该数量。
捞笼品类,陶铸群情。
三世诸佛,异口同宣。
六代祖师。
亚肩垂示。
琅函玉偈,遍满龙宫。
海角天涯,潜敷奥义。
或瞻或礼,迥脱根尘。
若见若闻,俱成种智。
回光照彻,契本幽微。
印古印今,非前非后。
圆伊独露,方号流通。
超出化门,是真常住。
衲僧孔窍,放过一著。
檀那分上,又且如何。
寿山隐隐侵云际,福海滔滔似镜平。
沉寂。 唐太宗 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:“妙道凝玄,遵之莫知其际;法流湛寂,挹之莫测其源。” 唐 王季友 《鉴止水赋》:“疑金镜之湛寂,若琉璃之至虚。”
(1).《老子》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 河上公 注:“无色曰夷,无声曰希。”后因以“希夷”指虚寂玄妙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谢敕参解讲启》:“至理希夷,微言渊奥,非所能钻仰。” 唐 权德舆 《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》诗:“莫究希夷理,空怀涣汗恩。”
(2).指虚寂玄妙的境界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臣闻上圣玄邈,独超乎希夷;彊名之极,犹存乎罔象。” 唐 钱起 《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》诗:“睿想入希夷,真游到 具茨 。”
(3).谓清静无为,任其自然。《北史·序传·李行之》:“年将六纪,官歷四朝,道协希夷,事忘可否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病中宴坐》诗:“外安支离体,中养希夷心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》之一:“宵旰三星纪,希夷十闰年。”
(4).指道家、道士。 唐 元稹 《周先生》诗:“希夷 周先生 ,烧香调琴心。” 明 高启 《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》诗:“愿从希夷游,稽首青牛翁。” 清 高孝本 《登华山》诗:“希夷云际卧,毛女树边逢。”
释道宁名句,偈六十九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