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雉在野时,可怜同嗜欲。毛衣前后成,一种文章足。
一雉独先飞,冲开芳草绿。网罗幽草中,暗被潜羁束。
剪刀摧六翮,丝线缝双目。啖养能几时,依然已驯熟。
都无旧性灵,返与他心腹。置在芳草中,翻令诱同族。
前时相失者,思君意弥笃。朝朝旧处飞,往往巢边哭。
今朝树上啼,哀音断还续。远见尔文章,知君草中伏。
和鸣忽相召,鼓翅遥相瞩。畏我未肯来,又啄翳前粟。
敛翮远投君,飞驰势奔蹙。罥挂在君前,向君声促促。
信君决无疑,不道君相覆。自恨飞太高,疏罗偶然触。
看看架上鹰,拟食无罪肉。君意定何如,依旧雕笼宿。
(1).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。用以指鸟的两翼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奋其六翮而凌清风,飘摇乎高翔。” 宋 苏轼 《与胡祠部游法华山》诗:“君犹鸞鹤偶飘堕,六翮如云岂长鎩。” 明 刘基 《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》诗:“雪鹤排云舒六翮,长鸣远逐 浮丘伯 。”
(2).指鸟。 唐 高适 《别董大》诗之二:“六翮飘颻私自怜,一离 京洛 十餘年。” 宋 陆游 《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》诗:“今年一战馘餘子,风送六翮凌青霄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六翮飞身,争投栖於树杪;五花画舫,尽返棹於湖边。”
元稹名句,雉媒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