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半斤八两,毫发无亏

半斤八两,毫发无亏

出自宋代释可湘《偈颂一百零九首》:

洞山首座吃果子,开口落空亡。
雪峤两堂吞栗蓬,分头张意气。
衲僧家,手是秤,眼是秤,轻也知,重也知。
半斤八两,毫发无亏
争奈未明三八九,难辨力希。

查看所有释可湘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半斤八两

半斤八两 (bànjīn-bāliǎng) 八两:即半斤(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)。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,轻重相等。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。较多用于贬义 half a pound of one and eight ounces of the other;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 他胆小,我的胆子也不见得大,正是半斤八两。——叶圣陶《外国旗》 成语解释八两:即半斤。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。比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。半斤八两出处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一:“问:‘来时无物去时空,二路俱迷,如何得不迷去?’师曰:‘秤头半斤,秤尾八两。’”宋·释惟白《建中jing{1-1}国续灯录》:“踏着秤锤硬似铁,八两元来是半斤。”使用例句众将看他两个本事,都是半斤八两的,打扮也差不多。

毫发

毫发 (háofà) 毛发,比喻些许(多用于否定式) hair;the least bit;the slightest 无毫发爽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毫发不爽

无亏

(1).没有欠缺;没有损害。《楚辞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愁人兮奈何,愿若今兮无亏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无亏,保守志行无损缺也。”《旧唐书·懿宗纪》:“赐 卢简方 詔曰:‘……切令大节无亏,勿使前功併弃。’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凡人许己,务在得中,但士行无亏,不必太苦。”

(2).不输;不差。《南史·陆厥传》:“ 厥 与 约 书曰:‘…… 孟坚 精正,《咏史》无亏於东主; 平子 恢富,《羽猎》不累於凭虚。’” 唐 韩愈 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﹝臣之文﹞编之乎《诗》、《书》之策而无愧,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,虽使古人復生,臣亦未肯多让。”

(3).没有减少或损失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“有成与亏,故 昭氏 之鼓琴也;无成与亏,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” 晋 郭象 注:“夫声不可胜举也。故吹管操絃,虽有繁手,遗声多矣……彰声而声遗,不彰声而声全。故欲成而亏之者, 昭文 之鼓琴也;不成而无亏者, 昭文 之不鼓琴也。” 宋 苏轼 《瓶笙》诗:“缾中宫商自相賡, 昭文 无亏亦无成。”

释可湘名句,偈颂一百零九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