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阳躔首夏,隆旱届徂秋。
炎威振皇服,歊景暴神州。
气涤朝川郎,光澄夕照浮。
草木委林甸,禾黍悴原畴。
国惧流金眚,人深悬磬忧。
紫宸竞履薄,丹扆念推沟。
望肃坛场祀,冤申囹圄囚。
御车迁玉殿,荐菲撤琼羞。
济窘邦储发,蠲穷井赋优。
服闲云骥屏,冗术土龙修。
睿感通三极,天诚贯六幽。
夏祈良未拟,商祷讵为俦。
穴蚁祯符应,山蛇毒影收。
腾云八际满,飞雨四溟周。
聚霭笼仙阙,连霏绕画楼。
旱陂仍积水,涸沼更通流。
晚穗萎还结,寒苗瘁复抽。
九农欢岁阜,万宇庆时休。
野洽如坻咏,途喧击壤讴。
幸闻东李道,欣奉北场游。
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。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,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。语本《易·繫辞上》:“《易》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王援古喻义备悉矣,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?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二:“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。曰:‘感,是事来感我;通,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。’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 谢小娥 立志报仇,梦寐感通,歷年乃得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排外宜有别择》:“如谓委屈将顺,先意承旨,即可感通殊俗……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,其蹴踏凌侮,乃无所不至。”
三才,天、地、人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六爻之动,三极之道也。” 王弼 注:“三极,三才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,是天、地、人三才至极之道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:“三极彝训,其书言经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为庞相公让官表》:“翼载万机,统和三极。” 明 张居正 《圣孝纪》:“皇上尽宗子之道,建三极之中,爱敬通於神明,德教刑於四海。”
诚实的习惯。贯,同“ 惯 ”。《文选·颜延之<直东宫答郑尚书>诗》:“知言有诚贯,美价难克充。” 李善 注:“知汝之言有诚实旧贯。”
指天地四方。《文选·班固<典引>》:“神灵日照,光被六幽。” 蔡邕 注:“六幽,谓上下四方也。”《后汉书·肃宗孝章帝纪》:“朕闻明君之德,啟迪鸿化,缉熙康乂,光照六幽。” 李贤 注:“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也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六幽允洽,一德无爽。”
李峤名句,晚秋喜雨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