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金山。
。
拂阑干仙袂飘飘,堂占波心,缆解松腰。
露满螺杯,风香翠袖,月冷鸾箫。
比江上金山小小,望天边银海迢迢。
醉倚红桥,休说江南,西子妖饶。
。
。
小崆峒燕集。
。
小崆峒庭院深深,老鹤长鸣,鹦鹉能吟。
帘外荷香,楼前柳影,井上桐阴。
七宝树天风古林,六铢衣水月观音。
座列琼簪,酒进金波,曲奏瑶琴。
。
。
秋思。
。
写新诗红叶胭脂,数字归鸿,一扇凉飔。
远水空奁,残荷老翠,倦柳荒丝。
瘦嘴鼻羞看镜子,病腰肢宽褪裙儿。
间别多时,不似今年,又害相思。
。
。
(1).佛教语。指七宝之树,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。《法华经·寿量品》:“宝树多花菓,众生所游乐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六根忏文》:“香风净土之声,宝树鏗鏘之响,於一念中,怳然入悟。” 唐 吴筠 《思还淳赋》:“宝树琼轩,凌云照日。鏗鍠窈窕,不可谈悉。” 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七宝池上的乡思》诗:“ 迦陵频迦 鼓着翅膀,飞到池边一棵宝树上。”
(2).泛指珍奇的树木。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百鸟床》:“老辈人说过:走过南山的桂树林,在一个万丈高崖上,有一株宝树,这株树上的叶子啊,一年四季绿油油的,还随时开着象红宝石样的花朵。”
(3).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<玉台新咏>序》:“反插金鈿,横抽宝树。” 吴兆宜 注:“《后汉·舆服志》:‘皇后步摇以黄金为山题,贯白珠为桂枝相繆,一爵九华。’”
(4).犹玉树。喻佳子弟。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语言》:“ 谢太傅 ( 谢安 )问诸子姪:‘子弟亦何预人事?而正欲使其佳。’车骑( 谢玄 )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於阶庭耳。’” 唐 王勃 《滕王阁诗序》:“非 谢 家之宝树,接 孟 氏之芳邻。”
风。风行天空,故称。 汉 蔡邕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枯桑知天风,海水知天寒。” 唐 韩愈 《辛卯年雪》诗:“波涛何飘扬,天风吹旛旂。”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赏春》:“好趁天风,直上青霄。” 郭沫若 《哀时古调》九:“天风吹,海浪流。满怀悲愤事,聊以寄箜篌。”
(1).佛经称 忉利天 衣重六铢,谓其轻而薄。见《长阿含经·世纪经·忉利天品》。后称佛、仙之衣为“六銖衣”。 唐 宋之问 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诗:“欲知皇刼远,初拂六銖衣。” 唐 顾况 《归阳萧寺》诗:“身披六銖衣,亿刧为大仙。” 前蜀 韦庄 《送福州王先辈南归》诗:“八韵赋吟 梁苑 雪,六銖衣惹 杏园 风。名标玉籍仙坛上,家寄 闽山 画障中。”
(2).常借指妇女所着轻薄的纱衣。 宋 周邦彦 《鹊桥仙》词:“晚凉拜月,六銖衣动,应被 姮娥 认得。” 清 俞兆晟 《吴宫曲》:“自裁白紵六銖衣,回雪流风侍君侧。”
佛经谓 观音 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 水月观音 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 蒋凝 侍郎亦有人物,每到朝士家,人以为祥瑞,号 水月观音 ,前代 潘安仁 、 卫叔宝 何以加此。” 宋 朱淑贞 《偶得牡丹》诗:“自非 水月观音 样,不称 维摩 居士家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你道是 河中 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 南海 水月观音 现。” 欧阳予倩 《桃花扇》第七场:“奴把袈裟扯破,埋了藏经,弃了木鱼,丢了铙钹--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,学不得 南海 水月观音 座。”
成语解释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。水月观音出处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使用例句吴宫西子不如,楚国南威难赛。若比水月观音,一样烧香礼拜。★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张可久名句,【双调】折桂今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