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弼论思暇,英才视草余。
西清承密旨,东观类群书。
左氏先经日,征南发例初。
编年终显德,历帝自凡蘧。
一览无前古,三长岂后予。
宏网提要妙,至论绝籧篨。
讹缪刊三豕,公乎喜众狙。
菁英咸采掇,疣赘尽销除。
组织千章合,研穷万象虚。
胡为参也鲁,亦造仲尼居。
处末加骈拇,于中或辅车。
乘轩思卫鹤,努力效刘驴。
见弹曾求炙,临川复羡鱼。
孰云貂可续,自愧鹗难如。
早入希东郭,先知服子舆。
直非头似笔,智谢里名樗。
蜗舍游从寡,鹑衣礼貌疏。
寸阴嗟荏苒,十驾敢踌躇。
天禄杨雄阁,承明严助庐。
时陪折佾宴,顿异带经锄。
系日亲函丈,他们绝曳裾。
卓锥然有地,担石尚无储。
猎犬方劳指,神龟可避渔。
屠门夸大嚼,鼠坏鄙余蔬。
阙里辞难措,漳滨病且祛。
学勤徒力尔,性拙奈天欤。
大道今兴起,先生意卷舒。
正为王者瑞,何羡使君旟。
暗室欣观火,颓波赖决渠。
当仁如退让,末迹定沦胥。
亦作“ 要眇 ”。1.精深微妙。《老子》:“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刘惇传》:“ 惇 於诸术皆善,尤明太乙,皆能推演其事,穷尽要妙,著书百餘篇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河上督役》诗:“高论探要妙,佳句裁清新。”
(2).美好貌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美要眇兮宜修,沛吾乘兮桂舟。” 王逸 注:“要眇,好貌。” 晋 成公绥 《啸赋》:“音要妙而流响,声激嚁而清厉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与李空同论诗书》:“故丝竹之音要眇,木革之音杀直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细侯》:“仰视,一雏姬凭阁上,妖姿要妙,不觉注目发狂。”
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藏《诗》《书》,修文学,而不知至论之旨,则拊盆叩瓴之徒也。” 汉 徐干 《中论·贵言》:“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论,通乎大圣之洪业,而好与俗士辨者何也?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八:“ 阮亭 奉为至论, 冯钝吟 笑为谬谈:皆非知诗者。”
(1).粗竹席。《方言》第五:“簟,其粗者谓之籧篨。”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:“以籧篨裹尸,麻约二头,置尸牀上。”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﹝ 齐文帝 ﹞尝幸 金凤臺 受佛戒,多召死囚,编籧篨为翅,命之飞下,谓之放生。坠皆致死,帝视之为欢笑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独饭》诗:“窗明两不借,榻净一籧篨。” 清 方文 《大孤塘阻雪》诗:“卧困籧篨中,唧唧闻叹声。”
(2).亦作“ 籧蒢 ”。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。《诗·邶风·新台》:“燕婉之求,籧篨不鲜。” 毛 传:“籧篨,不能俯者。”《北史·阳固传》:“有诡其行,有佞其音,籧篨戚施,邪媚是钦,既谗且妬,以逞其心。”
刘筠名句,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