贪閒常怕拆人书,今日开缄病已无。
数纸云情动金石,一篇天籁集笙竽。
心交物类相感志,愿在衣冠盛事图。
稍稍斯文振吾党,快来青鬓躐华途。
知心朋友。 唐 鲍溶 《送萧世秀才》诗:“心交别我 西京 去,愁满春魂不易醒。” 宋 邵博 《闻见后录》卷二三:“与公素为心交,苟有所怀,不敢不尽。”《群强报》1923.5.25:“你容我给你开门送,你姑娘说:‘既是心交,何须客套!’”
(1).万物,各类的物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物类之起,必有所始。”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一体之盈虚消息,皆通於天地,应於物类。” 傅尃 《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“盖以明达乎事情,周知乎物类,洞瞩乎幽隐,而旁通乎民志。”
(2).物的同类,同类。 汉 东方朔 《七谏·谬谏》:“音声之相和兮,物类之相感也。” 王逸 注:“言鸟兽相呼,云龙相感,无不应其类而从其耦也。”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》卷十:“ 郊 常池上弹蕤宾调,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出岸,乃方响一片。有知者识是蕤宾铁也。指拨精玅,致律吕相应,物类相感耳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啼乌仁》:“明知无益痛繫心,物类相类有如此。”
(3).物的种类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缚喝国》:“土地所产,物类尤多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》诗:“吾闻海之大,物类无穷极。”
(4).物的类别。 梁启超 《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》:“ 达尔文 以前,虽有一二博物学者稍有见於物类蕃变之现象……而不知其变迁进化之所以然。”
(5).特指人或动物。 南朝 宋 张野 《与远法师书》:“行不负於所知,言不伤於物类。”此指一般的人,犹言他人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这般物类,教我怎不阴哂?”此贬称他人,犹言东西。《古今小说·梁武帝累修归极乐》:“长老説道:‘因你念头差了,故投落在物类。我特地唤醒你来,再去投胎。’”此指动物。
相互感应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往者屈也,来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声有隐而相感兮,物有纯而不可为。”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然物有相感,事有适可。”《说郛》卷十三引 宋 晁说之 《晁氏客语》:“人心动时言语相感。”
指仕宦之家为人称羡的美事。 宋 欧阳修 《供备库副使王道卿可西京左藏库副使制》:“近至于 唐 ,将相之后能以勋名自继其家者亦众,秉笔者记之,号称衣冠盛事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衡州石鼓书院诗》:“俎豆弥文肃,衣冠盛事多。”《元史·赵孟頫传》:“初, 孟頫 以 程鉅夫 荐,起家为郎,及 鉅夫 为翰林学士承旨,求致仕去, 孟頫 代之,先往拜其门,而后入院,时人以为衣冠盛事。”
张镃名句,酬曾无逸架阁见寄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