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中有庐山,笔下有庐山。
窗下有庐山,眼中有庐山。
别山十七年,见山一日间。
韵险落鬼胆,语妙破天悭。
永怀看山人,恨不同跻攀。
摩挲青石砚,负山良厚颜。
天风几时来,乘之欲西还。
(1).青色的岩石。可作建筑材料、碑版等用。 汉 东方朔 《神异经·中荒经》:“东方有宫,青石为墻……门有银牓,以青石碧鏤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青石》诗:“青石出自 蓝田山 ,兼车载运来 长安 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僧人指个去处,教用青石凿箇寳塔,放於所在,镇住溪边。”
(2).指青石般的色、质。 宋 梅尧臣 《钓蟹》诗:“老蟹饱经霜,紫螯青石壳。”
(3).石灰岩的俗称。
(1).背山。喻力不胜任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其於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蚉负山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蚉虫至小,山岳极高,令其负荷,无由胜任。” 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均任》:“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,量任而授爵,则君无虚授,臣无虚任,故无负山之累,折足之忧也。” 周实 《痛哭》诗之四:“壮志未酬填海岛,痴心枉作负山蟁。”
(2).背后依山。《汉书·南粤传》:“且 番禺 负山险阻,南北东西数千里,颇有中国人相辅,此亦一州之主,可为国。”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帝见怜之,以 虢州 负山,外麕鹿,有射猎之娱,乃拜为刺史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鹿樵纪闻·绣花针传》:“ 恩平 负山带海,俗习剽刦。”
释道璨名句,题源虚叟庐山行卷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