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山多丹木,其下有丹水。
中产白玉膏,食之长不死。
哀哀世上人,果腹任鞭棰。
栖迟尘网中,局蹐待销毁。
悲伤不已貌。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 郑玄 笺:“哀哀者,恨不得终养父母,报其生长己之苦。” 晋 潘岳 《马汧督诔》:“哀哀 建威 ,身伏斧质。” 唐 李咸用 《湘浦有怀》诗:“鸿雁哀哀背朔方,餘霞倒影画 瀟湘 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三回:“书僮吓的不敢言语,只哀哀的哭。” 赵朴初 《访广岛》诗之三:“哀哀欲絶絶復言,满座闻之摧心肝。”
[to have eaten one's fill;fill the stomach;satisfy one's hunger] 吃饱肚子
充嗛果服兮,骄傲欢欣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食不果腹
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
详细解释犹言吃饱肚子。 唐 柳宗元 《憎王孙文》:“充嗛果腹兮,骄傲欢欣。”《明史·倪岳传》:“故朝廷有糜廪之虞,军士无果腹之乐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义鼠》:“见二鼠出,其一为蛇所吞……蛇果腹,蜿蜒入穴。” 叶圣陶 《穷愁》:“劳动者嫌其饼质量薄,虽多食亦弗能果腹。”
(1).鞭子。亦用作比喻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君王不以鞭箠使之,而辱军士使寇令焉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谈丛》:“騏驥日驰千里,鞭箠不去其背。” 欧榘甲 《新广东》五:“鄙人虽浅陋,愿执鞭箠为马前卒。” 何其芳 《一个平常的故事》:“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。”
(2).鞭打。《东观汉记·和熹邓皇后传》:“宫人盗者,即时首服,不加鞭箠,不敢隐情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《冥音录》:“幼时,每教其艺,小有所未至,其母輒加鞭箠,终莫究其玅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明日主人寻究,定遭鞭箠。” 刘师培 《悲佃篇》:“若输税逾期,则鞭箠之惨,无异于公庭。”
(3).比喻督促、勉励。 梁启超 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一节:“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,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。”
(4).征服,控制。 清 姚鼐 《书<货殖传>后》:“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,鞭箠夷蛮,雄略震乎当世。”
陈独秀名句,感怀二十首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