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室凌青天,三花含紫烟。
中有蓬海客,宛疑麻姑仙。
。
道在喧莫染,迹高想已绵。
时餐金鹅蕊,屡读青苔篇。
。
八极恣游憩,九垓长周旋。
下瓢酌颍水,舞鹤来伊川。
。
还归空山上,独拂秋霞眠。
萝月挂朝镜,松风鸣夜弦。
。
潜光隐嵩岳,炼魄栖云幄。
霓裳何飘飖,凤吹转绵邈。
。
愿同西王母,下顾东方朔。
紫书倘可传,铭骨誓相学。
(1).隐藏光彩。比喻才华不外露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仙人篇》:“潜光养羽翼,进趋且徐徐。” 唐 李白 《纪南陵题五松山》诗:“圣达有去就,潜光愚其德。”
(2).指隐居。《晋书·隐逸传·郭瑀》:“先生潜光九皋,怀真独远。” 唐 李白 《自梁园至敬亭山因有此赠》诗:“水国饶英奇,潜光卧幽草。” 唐 李白 《避地司空原言怀》诗:“我则异於是,潜光 皖水 滨。”
即 嵩山 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右矕 三涂 ,左概 嵩岳 。面据 衡 阴,箕背 王屋 。” 明 谢榛 《送王侍御按河南》诗:“天连 嵩岳 寒云尽,马渡 黄河 春草生。”
指道家修炼。语本《至游子·阴符》:“阳者汞也,其性飞者也;阴者铅也,其性伏者也。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,飞阴铅以拘其魂。” 唐 李白 《赠嵩山焦炼师》诗:“潜光隐 嵩岳 ,鍊魄栖云幄。” 唐 奚贾 《谒李尊师》诗:“鍊魄闭琼户,养毛飞洞天。”
(1).栖于云雾中。谓生活于高山。 唐 张乔 《猿》诗:“挂月栖云向楚林,取来全是为清音。”
(2).指隐遁。《宋史·聂冠卿传》:“公先世饵霞栖云,高尚不仕。”
李白名句,赠嵩山焦炼师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