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乘分别强安名,悯念群生习气深。
宝所到时城假化,何曾动步早观音。
三乘车。每乘四马。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贰车者,诸侯七乘,上大夫五乘,下大夫三乘。” 郑玄 注:“此盖 殷 制也。”
(1).佛教语。一般指小乘(声闻乘)、中乘(缘觉乘)和大乘(菩萨乘)。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。亦泛指佛法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初根人为小乘,行四諦法;中根人为中乘,受十二因缘;上根人为大乘,则俢六度。虽阶三乘,而要由修进万行,拯度亿流,弥歷长远,乃可登佛境矣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妙演三乘教,精微万法全。” 潘飞声 《甘露寺》诗:“荒苔佛座参三乘,老树僧房坐六朝。”
(2).道教语。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,属洞真部;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,属洞元部;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,属洞神部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:“精研三乘,详观四辅。”
倔强执拗。 明 叶宪祖 《素梅玉蟾》第一折:“多劳费心,只是我姐姐太彆强些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我的儿,你爹死了,我只看得你一个,你何苦凡事与我彆强!”
怜悯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渭水三》:“ 延年 女弟,上召见之,妖丽善歌舞,得幸。早卒,上悯念之,以后礼葬。”《元典章·户部十二·主簿论差搬运人夫》:“各处官府差拨夫役,有妨农业,废弃生理,饥饿病困,死於道途,实可悯念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咏物诗·蜘蛛》:“不见 周公 东归日,悯念士卒无不至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运动·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》:“现在 赵 端 两帅,悯念地方糜烂,均极痛心。”
释印肃名句,颂十玄谈尘异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