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舟短棹下安流,回首烟江望夕楼。
却记阿瞒当日事,灰飞烟灭只供愁。
亦作“ 短櫂 ”。 1.划船用的小桨。 五代 阎选 《定风波》词:“扁舟短棹归兰浦,人去,萧萧竹径透青莎。” 宋 朱敦儒 《好事近·渔父》词:“短棹钓船轻,江上晚烟笼碧。” 元 张宪 《赋松江渔者》:“短櫂轻舟白髮翁,往来常在 泖 西东。” 清 侯方域 《与阮光禄书》:“僕今已遭乱无家,扁舟短棹,措此身甚易。”
(2).指小船。 唐 戴叔伦 《泛舟》诗:“孤尊秋露滑,短櫂晚烟迷。” 宋 无名氏 《水调歌头·建炎庚戌题吴江》词:“平生 太湖 上,短棹几经过。如今重到何事,愁与水云多。”
(1).舒缓平稳地流动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令 沅 湘 兮无波,使 江 水兮安流。” 唐 杜甫 《雨不绝》诗:“眼边江舸何怱促,未待安流逆浪归。” 明 刘基 《旅兴》诗之三九:“沧浪迅风波,无风即安流。”
(2).平稳的流水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慈姥矶》诗:“暮烟起遥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 宋 杨万里 《回望黄巢矶之险心悸久之》诗:“若到峡中应更险,却思峡外是安流。” 元 麻革 《上云内帅贾君》诗:“安流欣鼓枻,奔浪独能篙。”
(3).谓安然顺流。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浮天渊以安流,濯下泉而潜浸。”
(4).比喻顺利的境况。 明 李东阳 《送顾天锡序》:“君子之处世,汎安流驰坦途者,不足以为难,惟涉患歷难然后可见。”
(1) [turn one's head;turn round]∶把头转向后方
(2) [look back]∶回顾
可堪回首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(3) [die]∶婉辞。死亡
回首之日
详细解释(1).回头;回头看。 汉 司马相如 《封禅文》:“昆虫闓懌,回首面内。” 宋 苏轼 《观湖》诗之一:“回首不知沙界小,飘衣犹觉色尘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四回:“ 雨村 回首看时,只见烈焰烧天,飞灰蔽日。” mao{1~1}泽{1*1}东 《十六字令》之一:“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。”
(2).谓归顺。《东观汉记·伏湛传》:“ 武王 庄公 ,所以砥礪蕃屏,劝进忠信,令四方诸侯,咸乐回首,仰望京师。”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是故四方回首,仰望京师。”
(3).回想,回忆。 唐 杜甫 《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》诗:“戎马相逢更何日,春风回首 仲宣 楼。” 南唐 李煜 《虞美人》词: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” 清 钱之青 《归里后亲朋枉过有作》诗:“回首出门初,变迁几八九。” 李大钊 《青春》:“人事万端,那堪回首。”
(4).谓死亡。《古今小说·梁武帝累修归极乐》:“今日拜辞长老回首,烦乞长老慈悲,求个安身去处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八回:“直到临回首的时候,还念着老伯不曾得见一面。”
亦作“廻首”。1.回头;回头看。 汉 司马相如 《封禅文》:“昆虫闓泽,迴首面内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登高望春》诗:“迴首望 长安 ,城闕鬱盘桓。” 唐 韩愈 《别盈上人》诗:“ 祝融峰 下一迴首,即是此生长别离。” 闻一多 《孤雁》诗:“可怜的孤魂啊!更不须向天回首了。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……不是你能猜破的。”
(2).回想;回忆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一引 南朝 梁 鲍泉 《江上望月》诗:“无因转还汎,迴首眷前贤。” 唐 韩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诗:“迴首卿相位,通途无佗歧。” 清 唐孙华 《赁小舟渡江》诗:“昔年迴首乘车梦,打鼓鸣笳破浪行。”
(3).归顺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中》:“是以羣雄廻首,百姓企踵。”
烟雾弥漫的江面。 唐 韩偓 《咏灯》:“高在酒楼明锦幕,远随渔艇泊烟江。” 南唐 李煜 《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》诗:“咫尺烟江几多地,不须怀抱重凄凄。” 宋 陆游 《遥夜》诗:“烟江新雁下,竹坞暗萤流。”
通常指旧历十五日的晚上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李子牟》:“ 江陵 旧俗,孟春望夕,尚列影灯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咸平五年》:“帝自毕谅阴,以 启圣院 太宗 降诞之地,圣容在焉,前期往拜,至望夕乃幸他寺,遂为制。”
曹勋名句,题俞{扌堇}画八景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