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处处著虚轩,来此凭阑便欲仙。
下视浮云隔黄雾,平迎行日上青天。
(1).高峻的山。亦比喻崇高的德行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“其得人心如此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《杜氏新书》:“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,慕景行也。” 宋 秦观 《吕与叔挽章》之一:“举举西州士,来为邦国华。艺文尤尔雅,经术自名家。正有高山仰,俄成逝水嗟。”参见“ 高山景行 ”。
(2).传说中的山名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,其上多银,其下多青碧、雄黄。”
(3).少数民族名。 清 魏祝亭 《两粤傜俗记》:“其在西者,种凡三:曰 高山 ,曰 花肚 ,曰 平地 。”
倚靠著欄杆。
唐.韓偓.中秋禁直詩:「星斗疏明禁漏殘,紫泥封後獨憑闌。」 南唐.李煜.浪淘沙.簾外雨潺潺詞:「獨自莫憑闌,無限關山,別時容易見時難。」陈著名句,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