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将苦节酬清秩,肯要庞眉一个钱。
恩爱已苏句践国,程途却上大罗天。
鱼池菊岛还公署,沙鹤松栽入画船。
密奏无非经济术,从容几刻在炉烟。
(1).秘密奏章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<梁武帝集>序》:“怀君人之大德,有事君之小心,为下奉上,形於辞旨,虽密奏忠规,遗稾必削,而国謨藩政,存者犹多。”《宋史·李沆传》:“帝以 沆 无密奏,谓之曰:‘人皆有密启,卿独无,何也?’”
(2).谓秘密奏知。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六章:“首先是 陈新甲 进宫来向他密奏,说 马绍愉 在 沉阳 同 满洲 议和的事已经成功,不久就可以将议定的条款密奏到京。”
见“ 炉烟 ”。
亦作“ 炉烟 ”。1.熏炉或香炉中的烟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晓思诗》:“炉烟入斗帐,屏风隐镜臺。” 宋 苏轼 《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》诗:“暮归走马沙河塘,炉烟裊裊十里香。” 清 支机生 《珠江名花小传》:“炉烟暗递浩歌声。”
(2).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。借指 香炉峰 。 宋 梅尧臣 《寄王江州》诗:“何尝闻堠火,唯是对炉烟。潮到 盆城 否?犹期信可传。”
(3).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,后因以指代宫廷、朝官。 唐 无名氏 《元日观上公献寿赋》:“趋云陛以陈词,向炉烟而稽首。” 唐 韦应物 《燕李录事》诗:“与君十五侍皇闈,晓拂炉烟上赤墀。” 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员外》诗:“必恐驻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炉烟。”
(4).指炉火。 宋 周邦彦 《满庭芳·夏日溧水无想山作》词:“地卑山近,衣润费炉烟。”炉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方干名句,送王侍郎浙东入朝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