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乎
首页 - 诗词名句 - 三长太史笔,二典帝皇书

三长太史笔,二典帝皇书

出自宋代冯京《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》:

天密丛云晓,风清一雨馀。
三长太史笔,二典帝皇书
按武知何者,沾恩匪幸欤。
吐茵平日事,何惮污公车。

查看所有冯京诗词作品

注释参考

三长

(1). 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、里长、邻长的合称。《魏书·高祖纪下》:“初立党、里、邻三长,安民户籍。”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 魏 初不立三长,故民多荫附。”

(2).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。《隋书·艺术传·萧吉》:“《阴阳书》云:‘年命与岁月合德者,必有福庆。’《洪范传》云:‘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主王者。’经书并谓三长,应之者,延年福吉。”《隋书·艺术传·萧吉》:“而本命为九元之先,行年为三长之首,并与岁月合德。”

(1).三种长处。《旧唐书·刘子玄传》:“史才须有三长,世无其人,故史才少也。三长,谓才也,学也,识也。” 宋 陆游 《史院书事》诗:“皇祖圣謨高万古,诸贤直笔擅三长。”

(2). 汉 郭笃 、 王宏 、 平陶 三人表字皆有“长”字,合称“三长”。 宋 马永易 《实宾录》卷三:“ 郭篤 字 长信 ,与从舅 扶风郡 王宏 字 长文 , 平陶 字 长材 相善,并知名,海内号 太原 有‘三长’焉。”

史笔

(1).历史记载的代称。指史册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使名挂史笔,事列朝荣,虽身分 蜀 境,首悬 吴 闕,犹生之年也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郑善果非正人论》:“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,长为正人。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,见史笔之失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古史笔多缘饰》:“古今所谓忠臣孝子,皆未足深信,乃史笔之缘饰,欲为后代美谈耳。”

(2).指修史之笔。《晋书·文苑传·曹毗》:“既登 东观 染史笔,又据太学理儒功。” 明 宋濂 《吴公行状》:“他时执史笔者,尚有考於斯焉。”

(3).指执史笔之人,史官。 唐 韩愈 《石君墓志铭》:“故相国 郑公 餘庆 ,留守 东都 ,上言 洪 可付史笔。”

(4).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。 唐 岑参 《佐郡思旧游》诗:“史笔众推直,諫书人莫窥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占毕一》:“余谓 刘 有史学,无史笔。” 孙犁 《澹定集·与友人论传记》:“史笔和文学之笔,应该分别开。”

二典

《尚书》中《尧典》、《舜典》的合称。《尚书序》“ 少昊 、 顓頊 、 高辛 、 唐 、 虞 之书,谓五典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今《尧典》《舜典》,是二帝‘二典’。”《宋史·太祖纪三》:“晚好读书,尝读‘二典’,叹曰:‘ 尧 、 舜 之罪四凶,止从投窜,何近代法网之密乎!’” 宋 陆游 《杂感》诗:“士生诵‘二典’,恍若生 唐 虞 。”

帝皇

(1).天帝。《晋书·文苑传·成公绥》:“帝皇坐於紫宫,辅臣列於文昌。”《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紫宫为帝皇之居,太微为五帝之坐。”

(2).天子,皇帝。 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方今圣上,同天号于帝皇,掩四海而为家。”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传序》:“女闻之,以为帝皇下令,不可违信,因请行。帝不得已,乃以女配 槃瓠 。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盖闻天生蒸民,树之以君;帝皇寄世,实公四海。”

(3).三皇与五帝的合称。《风俗通·皇霸》:“履至尊而制六合,兼帝皇而威四海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官酝》诗:“榷酤夺人利,取钱入官屋;古今事相倍,帝皇道难復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咏史》诗:“ 秦政 灭六国,自谓过帝皇。岂知 渔阳 卒,狐鸣丛祠旁。”

冯京名句,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

0
纠错
猜你喜欢
应用推荐
诗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