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世逢端午,齐头五十番。一番须作一般看。又听竞船萧鼓、沸江干。不用丝缠臂,休将艾插门。及时蒲黍漫登盘。只恐岁华催促、鬓毛斑。
(1).活在世上。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下·周泽》:“生世不谐,作太常妻,一岁三百六十日,三百五十九日斋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拟行路难》诗之六:“丈夫生世会几时,安能蹀躞垂羽翼。” 宋 陆游 《作篱》诗:“生世八十餘,日夜迫衰老。”
(2).犹身世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 信 生世等於 龙门 ,辞亲同於 河洛 。” 明 李贽 《初潭集·夫妇四》:“ 蔡文姬 、 王明君 同是上流妇人,生世不幸,皆可悲也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与杜甫·杜甫的地主生活》:“ 湘水 流域和 屈原 的生世有密切关联。”
(3).犹言一生一世;一辈子。 宋 周邦彦 《玉团儿》词:“赖得相逢,若还虚过,生世不足。” 明 李贽 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故知学出世法真为生世在苦海之中,苦而又苦,苦之极也,自不容不以佛为乘矣。” 吴组缃 《山洪》十三:“我这生世是个孤老命,我也修修来世。”
(4).谓有生民之世。 陈去病 《论戏剧之有益》:“彼其见解其理想,以为吾自祖宗以来,知有 珠申 ,生世以降,即蒙辫髮。”
(1).农历五月初五日。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。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 ,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。《初学记》卷四引 晋 周处 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。” 南朝 梁 吴均 《续齐谐记·五花丝粽》:“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水 , 楚 人哀之,至此日,以竹筒子贮米,投水以祭之……今世五月五日作粽,并带栋叶五色丝,皆 汨罗 遗风也。” 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……採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端午》:“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,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以五月丙午遣太尉,又《论衡》曰,‘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’,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,后世专用五日,亦误。按《周官·壶涿氏》‘午贯象齿’ 郑 注:‘午故书为五’,然则午五本通用……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,盖午五相通之误。”
(2).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。 宋 洪迈 《容斋随笔·八月端午》:“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,以其日为千秋节。 张説 《上大衍历序》云:‘谨以 开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。’《唐类表》有 宋璟 《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》云:‘月惟仲秋,日在端午。’然则凡月之五日,皆可称端午也。”
一種大合奏音樂。所用樂器隨時間、地點的變更而不同,亦不限十種。可分為粗十番和細十番兩種,前者主要為打擊樂器,如鑼鼓、鈸、木魚等;後者主要為管弦樂器,如笙、笛等。
郭应祥名句,南歌子名句。注释由系统生成,仅供参考